疑問諸生,汝之學,所為何?此問可先不答,望自問於心。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說修身是一個人將來於家、於國、於天下有所作為的基礎。然反觀今日中國,又有多少國人認識到這個問題?
隨著外來文化的深入,大多數國人被其所蠱惑,只知道一味的去追從,不管其利弊。而對於自己國家的文化卻拋之腦後。時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想學唐朝的文化去日本,想學宋朝的文化的去韓國,想學民國的文化去臺灣。”意思是說“唐朝的文化精髓由日本繼承,宋朝的文化被韓國繼承。民國的文化則被臺灣繼承。此刻我想問問,這些原本屬於我們中華的文化為什麼會被別的國家繼承?而我們又繼承了什麼?對於外來的文化我們應當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實則不然,大家對於外來的文化卻全部欣然接受,而我們自己的文化,則反其道而行,去其精華,取其糟粕。就拿英語來說吧!其勢已在中華大地根深蒂固。從入學開始直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英語已經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科目,初中升高中英語是三大主科之一,高中升大學英語也是主考科目之一,甚至到了大學英語也是必修的科目。反問我們的國學文化呢,大學除了其專業的以外,其他的根本沒有這一科目。看著大家把英語讀的一口流利時,看著那學拿著英語書為了考級在努力研讀是,又有幾個國人有所感觸!我們中華文化正在被外來文化一步步吞噬,長此以往,又用得著多少年,我們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將消逝殆盡。照此下去我敢料定,幾十年之後,華夏文明將岌岌可危!
談到這裡,肯定會有些人會不服氣,那麼,我想問問諸生:為什麼別人會說我華夏文化被他們繼承,是不是在某些方面他們做的當真比我們要好,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精髓,我們真的盡心盡力的學了嗎?去發揚了嗎?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我們得到了很多,我們越來越強大,但是,是不是有很多寶貴的東西被我們丟掉了。我們華夏有什麼?我們有諸子百家,我們有書法、國畫、太極八卦。我們有四大發明、飲食文化。我們有衣冠、服飾、茶道、酒家。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是多麼的富有,可是,我們為此感到驕傲了嗎?現在有些人喝的是美國可樂,看的是日本動漫,唱的是韓國歌曲,開的是德國汽車。我想問問你們,唐詩宋詞背了幾首?老莊思想,老莊是誰?思想是什麼?四大名著看過幾頁?四書五經讀了幾本?象棋圍棋又下得了幾手?所以,當今之中國所面臨的非比尋常,可稱得上三千年未有之大危機。在這裡我希望諸生能,自今日而始。明三千年一遇之大勢。立三千年一遇之大志。以天下為己任,由此,磨礪意志。砥礪前行,努力學習,奮發圖強,以捨我其誰之大氣魄、大擔當。去擔負起,振新華夏文化的重任。將大家從數千年一遇之危機中拯救出來,為民族之生息延續,為了中華文化重新屹立世界的東方開闢出一條全新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