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智慧篇(3)

[ 寓言故事 ]

真話

  國王為了洞察民情,來到了阿凡提的家。國王問阿凡提:“請你把我帶到你的田園,讓我察看一下。”
  “陛下,我的田園早已歸陛下所有了!”阿凡提回答道。
  “那麼讓我看一下你囤的糧食。”國王又說。
  “我家的糧食早已進了國王的糧倉。”阿凡提答道。
  “你家的房頂到哪兒去了?”國王又問。
  “為了抵千戶長的苛捐雜稅,他把它掀走了。”阿凡提回答說。
  “那麼你的家產呢?”國王又問道。
  “向喀孜閣下進貢了。”
  “你的孩子呢?”
  “我生有一子,讓百戶長給打死了。”阿凡提答完,國王大發雷霆道:“那麼你難道老婆也沒有嗎?”
  “陛下的眼力不一般,我怕陛下相中,把她藏起來了。”阿凡提回答。
  “蠢貨,你為何胡說八道?”國王一聽又發怒道。
  “陛下,我說得都是真話,如果我說的都是胡言亂語,我想陛下不會發這麼大的火!”阿凡提回答說。


解氣

  一天,喀孜的兒子椰揄阿凡提說:“阿凡提,從我父親昨晚的夢來看,世界未日到來之時,我父親將騎著一峰駱駝走,而你將牽著駱駝的繩走。”
  “那麼太好了,我肯定會牽著令尊的駱駝直奔地獄。那時,我才解氣呢!”阿凡提回答道。


妙醫

  阿凡提行醫的時候,一位肥胖得走不了路的人求醫道:“阿凡提,我走幾步路就覺得胸口堵得慌,喘不過氣來。只要能醫好我的病,您要多少錢我都給您。”
  阿凡提給他號了號脈,說道:“您的心臟被脂肪整個包往了,可以說是不治之症。您多則半個月,少則七天就會歸天。”
  這位肥胖症患者嚇得要死,回到家後整日茶不思、水不飲、飯不吃、睡不寧。過了十五天,他整整瘦了一圈,但卻沒有死。
  他來到阿凡提跟前埋怨道:“您是什麼醫生呀?胡說八道,害得我好苦,現在都過了二十多天,我怎麼沒死呀?”
  “對呀,這就叫妙手回春,快付我行醫費吧!”阿凡提回答說。


驢的叫喚比這個好聽

  國王心血來潮寫了一首拙詩讓阿凡提看。阿凡提看過詩後對國王說:“陛下,詩還是讓那些詩人寫吧,您還是老老實實當您的國王吧。”
  國王聽了發怒道:“來人,把他關進驢圈!讓這個不懂詩的蠢驢好好聽那些驢的叫喚去吧!”
  阿凡提在驢圈裡被關了一個禮拜後,國王心想:這回他該老實了,肯定會稱讚我寫的詩。於是便把阿凡提叫來,把他新寫的一百詩大聲念給了阿凡提後問道:“怎麼樣阿凡提,我這首詩寫得還可以吧?”
  阿凡提聽後一聲不吭轉身就往外走。國王叫住他問:“阿凡提,你上哪兒?”
  “陛下,我還是回驢圈去吧,驢的叫喚比這個好聽一點。”阿凡提回答說。


三種畜牲都能吃

  國王為了取笑阿凡提,把他叫到王宮掏出一塊銀幣對他說:“阿凡提,你要用這錢買來一樣東西,但那個東西必須是三種畜牲都能吃飽的東西才行。”
  阿凡提到巴扎買了一個很大的哈密瓜,遞到國王跟前說:“陛下,這個瓜的瓜瓤請您自己吃,瓜皮讓您的驢吃,瓜籽讓您的雞吃。這樣這三種畜牲就都能吃飽了!”


做人之路

  在阿凡提與別人的一次談話中,有人打斷阿凡提的話說:“阿凡提,作人之路是什麼?”
  阿凡提聽後,想了想,把頭左右搖了一下回答道:“講話的人就應該專心致志地講,不要聽;聽話的人,就應該專心致志地聽,而不要講。”


白天的星星

  一位愚昧的人問阿凡提:“阿凡提,聽說光天化日之下能見到星星的人會非常幸福,怎樣才能在白天見到星星呢?”
  “可以,”阿凡提回答道:“請你把自己關在一間漆黑的小屋裡四十天不要出來,一日三餐享用粗茶淡飯,決不要沾油腥。四十天以後再出來就能在白天見到星星了。”
  那個人遵照阿凡提所說的,在一間黑屋裡把自己關了四十天,成天吃素不吃葷,等到了第四十天他出來見陽光時,他的腿腳發軟,雙眼直冒金星,往那兒瞧都覺得有繁星在閃爍。
  那個人喃喃自語道:“我服阿凡提的智慧了,終於在白天見到星星了。”


作證

  喀孜經常依靠那些專門作偽證的人來辦案。阿凡提參與了一起窮人的抗稅案,準備為此作證。喀孜擔心阿凡提的誠實,對他不利,就設法阻撓他出庭作證。他先對阿凡提說:“阿凡提,出庭作證必須是個虔誠的穆斯林才行,必須得默誦《古蘭經》經文才是。”
  阿凡提把喀孜要他背誦的《古蘭經》經文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來,喀孜又問他給亡靈淨身時背誦的經文時,他也全文背了出來。
  “只會背誦這些還不夠。你還得會背誦給亡者下葬時的經文才行。”喀孜又刁難他說。
  “這段經文更難不住我,我最拿手的就是這段經文。如果您願意聽,我就把這段經文提前為您默誦了吧!”阿凡提說道。


真主也有求於我

  阿凡提當了喀孜後,在他身後溜鬚拍馬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他們為了辦成自己的事,便把阿凡提吹得天花亂墜。一天,有個人對他獻殷勤道:“阿凡提,今天夜裡我做了一個夢。夢見真主在向一群如花似玉的仙女讚美您。”
  “噢,是嗎?”阿凡提往腦門上拍了拍說:“看來,真主也有求於我嘍!”


套鞋的脾氣

  阿凡提去參加一個婚禮,把套鞋脫下來挾在腋下進了會場。一位來客問他:“阿凡提,套鞋放在門口也可以嘛,何必挾在腋下?”
  “朋友,我這套鞋的脾氣我最清楚,如果誰要帶它走,它就會扔下主人隨他而去的!”阿凡提回答道。


真主的房子

  一天晚上,有人敲阿凡提家的門。阿凡提開啟窗子一看,是個陌生人站在門口。
  阿凡提問道:“請問貴客有何貴幹?”
  “我是真主的客人,從遙遠的地方來!”陌生人回答說。
  “歡迎您,但這不是真主的房子,真主的房子在那兒!”阿凡提用手指著一座清真寺說。


陰陽魚

  一天,阿凡提給國王送去了一條大魚,國王高興得給了他一枚金幣,對此,丞相不滿意地對國王說:“陛下,為一條魚就送人一枚金幣的話,不久的將來國庫就會空的。請把那枚金幣要回來吧!”
  國王聽了為難地說:“如果要回金幣,有失我的臉面。”
  “這個好辦,”丞相出主意說:“請你把阿凡提叫回來,問他這魚是雌性的還是雄性的,如果他回答是雌性的,您就說我需要的是雄性的,如果他回答是雄性的,您就說我需要的是雌性的。然後你就可以把魚還給他,把金幣要回來。”
  國王根據丞相的意思,把阿凡提叫來問道:“阿凡提,你這條魚是雌性的還是雄性的?”阿凡提立刻知曉了國王的意圖,說道:“我這條魚是一條陰陽魚!”
  阿凡提的答覆使得國王和丞相無言以對。


國王尋找智慧

  國王聽說阿凡提非常有智慧,便把他叫來問道:“阿凡提,你的智慧是從哪兒找來的?”
  “透過艱苦的勞動找到的!”阿凡提回答說。
  “智慧也能透過勞動找到嗎?”國王問。
  “對,透過艱苦的勞動定能找到智慧!”阿凡提回答。
  “我現在就想多找一點智慧。”國王說。
  “這個好辦,請您拿上坎土曼跟我走,我會幫助您找到智慧的。”阿凡提胸有成竹他說。
  國王心想:別人都說我缺少智慧,這回我一定得多找一些智慧把腦子裝滿,有可能的話再裝上兩箱子智慧帶回王宮,留著給孩子們用。然後,他拿上一把坎土曼跟著阿凡提就走,他們走了很長時間,來到一片戈壁灘上,阿凡提對國王說:“好了國王陛下,請您脫下皇袍開始勞動吧!”
  國王只好跟著阿凡提掄起坎土曼來。幹了一會兒,國王的手打起了血泡。國王受不了了,他說:“阿凡提,你說的智慧在哪兒?我們怎能找到它?”
  “請別急,國王陛下,”阿凡提笑了笑說:“我們就這樣艱苦地把坎土曼掄到秋天,待把這片土地開墾出來,到了春天我們再把智慧種上,等到了秋天我們就可以收穫到一麻袋一麻袋的智慧。不然,我們上哪兒去尋找智慧呀?”
  “你說的這個智慧是糧食吧!”國王問。
  阿凡提說:“對,陛下,這只是尋找智慧的第一步。”
  國王無奈,跟著阿凡提整整苦幹了一年。到了秋天收完了豐收的糧食後,國王對阿凡提說:“阿凡提,我感覺到糧食吃起來容易,可種起來就難了,你說我說的對嗎?”
  “非常正確,您現在找到了一條最重要的智慧。”阿凡提回答說。


受教於您

  一天,千戶長要阿凡提給他找來一條厲害的狗。過了兩天,阿凡提給他牽來一條賴皮狗。
  “阿凡提,”千戶長看了看那條狗說:“我讓你找一條不放任何人進家門的兇狗,怎麼找來了一條賴皮狗呢?”
  “請別急千戶長,這條狗只要受教於您兩天,別說讓外人進家門,就連這條街它都不會讓別人來。”阿凡提回答說。


說服傻子

  一位傻子站在馬路中間,攔住所有的人並讓他們往一個方向走。誰也無法說服這位傻子,只好找來了阿凡提。
  阿凡提走過來,把嘴貼近傻子的耳根說道:“我們這條街就像一條大船,如果人們都朝一個方向走的話,船就會傾斜,我們大家統統都會翻進海里。”傻子聽後,覺得有理就走掉了。


區別不大

  一天,阿凡提到澡堂洗澡。他急急忙忙坐到正在臺子上洗澡的一個人身邊,洗了起來,那個人正好是本縣的縣官,縣官生氣地對阿凡提說:“喂,你離我遠一點,你這個無禮之徒,跟驢子有什麼區別?”
  阿凡提不慌不忙,用手量一量他們之間的距離,然後說道:“區別不大,只有兩拃的距離!”


箴言

  阿凡提當搬運工的時候。一天,有個人來到搬運工們中間說:“我有一箱瓷器,誰要是給我送到家,我將會贈他三句箴言。”
  “貓兒也不會為三句空話出來曬太陽。”一些搬運工說道。
  阿凡提心想:錢是能夠掙的,但智慧是用錢買不到的。就答應了他。
  阿凡提揹著那箱瓷器走到半路,問那人:“請說說您的三句箴言。”
  “誰要是跟你說飢餓比吃飽好,你可千萬別相信。”那個人說。
  “妙,妙,太妙了。那麼第二句箴言呢?”阿凡提走了一會兒,又問。
  “如果有人對你說步行比騎馬好,你也千萬別相信。”那個人說。
  “精采,精采。那麼第三句箴言呢?”阿凡提又走了一會兒問道。
  “第三句箴言嘛,如果有人說還有比你更愚蠢的搬運工的話,請你也千萬別相信。”那個人又說。
  阿凡提聽完這三句“箴言”,把背上的瓷器箱扔到地上,對那人說:“如果有人要對你說箱子裡的瓷器沒被打碎的話,請你也千萬別相信。”阿凡提說完走了。


滿腦子的智慧

  有人向阿凡提讚美國王說:“我們的國王聰明過人,滿腦子全是智慧!”
  “您說得很對,因為我們的國王很少用腦子,所以腦子裡積滿了智慧,這不足為奇。”
  該死的東西
  阿凡提去巴扎途中,不慎被一塊石頭絆倒摔了個跟頭。阿凡提衝著那塊石頭憤憤地罵道:“你這個該死的東西!”
  這時,正好從對面走來一位伊善。伊善以為阿凡提是在罵他,便一把揪住阿凡提,把他帶到了喀孜那裡。
  喀孜聽了他們各自的陳述後,判罰了阿凡提半塊銀元。阿凡提雖然不服,但還是掏出一塊銀元交給喀孜說:“如果是為了那句‘你這個該死的東西’的話判罰我半塊銀元的話,剩下的那半塊我也不要了,讓我再罵您一句‘你這個該死的東西’吧!”


沒什麼

  阿凡提當喀孜的時候,有兩個人前來讓他斷案。其中一位說道:“喀孜先生,他在路上正為如何扛起一麻袋重物而發愁的時候,正好遇見了我。他讓我幫助他把那一麻袋重物扛到他肩上,我問他:‘如果我幫你把這一麻袋重物扛到肩上,你將給我什麼?’他說:‘沒什麼’,我答應後,幫他把那一麻袋重物扛到了他的肩上。後來,我向他索要那個‘沒什麼’,他抵賴什麼也不給我。請您主持公道,替我把那個‘沒什麼’要回來。”
  阿凡提聽後,掀起鋪在地上的毛氈一角問他:“你看氈子底下有什麼東西?”
  “沒什麼!”那人回答說。
  “那就請你把這個‘沒什麼’拿走吧!”阿凡提說道。


為了一隻山羊犄角

  一位奸商給阿凡提送來了一隻山羊的犄角,為的是想得到更多一點的好處。
  “一點薄禮,請您笑納!”他說。
  阿凡提十分禮貌地說了聲“謝謝”後,甩手把那隻山羊犄角丟到了一邊。
  “阿凡提,你為什麼要扔掉它?”奸商不高興地問。
  “我不會為了這一隻小小的山羊犄角,而丟掉我的那隻整羊。”阿凡提回答道。


視察地牢

  一夭,國王帶著阿凡提視察了地牢。國王問那些關在地牢裡的人:“你們何罪之有,被關在此處?”
  “陛下,我們都無罪呀!”犯人們異口同聲地說。其中只有一人承認自己有罪。
  阿凡提聽了,對國王說:“陛下,把這個有罪的人放了吧?”
  “為何?”國王問。
  “我擔心這個有罪之人的罪孽傳染給其他無罪的人。”阿凡提回答說。


不信,請量一下

  一天,幾位朋友開玩笑地問阿凡提:“阿凡提,你見多識廣,請問世界的中心在哪兒?”
  “世界的中心就在我站的地方,我站得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阿凡提不加思索地回答說。
  “這怎麼可能呢?我們這裡地處偏遠,世界的中心怎麼會在這兒?”朋友們聽了阿凡提的回答又問。
  “如果你們不相信,請你們量一下!”阿凡提回答說。


我是這個城的傻子

  一天,阿凡提來到一個城市,在路上遇見了一個人,那個人問阿凡提:“你從哪兒來?”
  “我到這城裡轉了一圈。”阿凡提回答。
  “那麼你認為這個城市到底怎麼樣?”那個人又問。
  “算了吧,這也叫城市?又骯髒又鬧饑荒。”阿凡提回答道。
  “那麼你認為這個城市的統治者如何?”那個人又問。
  “既然城市是這麼個樣子,它的統治者無疑是一個貪婪無度的暴君唄!”阿凡提回答說。
  那個人的臉色一變,憤怒地問道:“你知道我是誰嗎?”
  “我不知道!”阿凡提回答說。
  “我就是這個城市的統治者,每個禮拜我都要穿上便服,去了解這個城市的民情。”那個人說。
  “那麼你知道我是誰嗎?”阿凡提轉口問他。
  “不知道!”那人答道。
  “那麼感謝真主,請你認識認識我,我是這個城市的傻子,我也是一個禮拜失去一次理智,今天正好是我失去理智的日子,不想卻遇見了你。”阿凡提回答道。


誰的心會燒?

  曾得到過阿凡提不少好處的一位朋友,不得已想請阿凡提吃一頓飯。對這位吝嗇出奇朋友的宴請,阿凡提本不想去,可又一想,那也是人家的一片心意,還是去吧!就這樣阿凡提按時赴了約。
  這位吝嗇朋友在餐桌上擺了一些乳酪、蜂蜜和饢,起初阿凡提只吃了些飯和乳酪,後來用小勺往饢上抹了點蜂蜜吃了起來。吝嗇的朋友怕阿凡提把他的蜂蜜吃完,便說:“阿凡提,這可是新鮮的純蜂蜜,吃多了會燒心的!”
  “噢,朋友,是嗎?誰的心會燒,我想只有真主和您自己知道!”阿凡提回答說。


怪哉!

  一天,阿凡提到喀孜那裡辦事,正好遇見一群人捉來一小偷。喀孜一見那個小偷,大聲嚷道:“喂,你這是第八次到這裡來了,你這個不知羞恥的東西!”
  阿凡提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喀孜奇怪地問道:“阿凡提,你笑什麼?”
  “每天到您這兒來的小偷你不管也不問,他只來了八次,您就發這麼大火,怪哉。”阿凡提回答說。


認馬

  阿凡提與一幫商人到了一個城市。他們住進了一家驛站,到了晚上,他想喂一下自己的馬,可他在眾多的馬匹中怎麼也認不出自己的馬了。
  阿凡提靈機一動,大聲喊道:“快起來,快起來,你們的馬讓牛忙咬死了。”
  人們急急忙忙爬了起來,各自找到了自己的馬,只剩下一匹馬,阿凡提一看便認出那就是自己的馬。

補充糾錯
下一篇: 山鷹與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