獾精

[ 民間故事 ]

小時候常聽大人們講故事,年代久遠,無從考證,講出來,博得大家一笑。

我村西邊有一條河。聽老輩人說在很久以前,河西岸有一大片方圓幾里松柏林。裡面樹木密集,鬱鬱蔥蔥,遮天蔽日。棵棵樹木都很粗壯,有的兩人合抱都摟不過來。這可是盜賊和野獸安營紮寨的好出處。

過去一般窮人家是沒有地的。要種地就得去租地主家的地種,打下糧食交上租子,就所剩無幾了。於是,麥收過後,姑娘媳婦們就結夥到河西鄰村的大戶人家的地裡撿落下的麥穗。

有隻老獾年久有了道業,學起人的樣子。大白天就敢跑出來嚇人。它頭戴破斗笠,身披破蓑衣,後腿直立,前爪舉著一根木棍,追趕撿麥穗的人。嘴裡還喊著:紅紅妖,追上了,紅紅妖,追上了。嚇得那些小腳女人們沒
命的逃跑,再也不敢過河去。

有年初秋,莊稼青黃不接的時候,有個人耐不住餓,就在半夜裡下坡偷莊稼。那時地裡種的也就是地瓜、大豆、高粱、穀子、玉米幾種。弄到家裡可以直接下飯的就是地瓜了。它可以直接生吃,清脆甘甜,即可充飢,也可解渴。要熟吃也是極其簡單,只要用清水洗乾淨放在鍋裡,添上點水直接煮熟就是美餐。獾是雜食動物,晚上常常出來掰玉米,扒地瓜吃。成了精的獾遇到人也不怕,還和人打招呼。西村有一個平時好吃懶做光棍,叫王五。在白天,他瞅準了松樹林旁邊有一片地瓜長得不錯,地瓜壟被裡面的地瓜撐得飽鼓鼓的,有的還撐破地皮露到外面,被太陽曬得紫青。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就在腋下夾著條布袋直奔地瓜地。

到了地裡,他手腳忙亂地薅 [hāo] 出秧子,就動手扒地瓜,正挖著呢,突然聽到有人說:“你來了?扒個地瓜吃?”

那聲音,就如有人捏著鼻子裝出來的,在這夜深人靜之時卻聽得十分真切。

他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丟了袋子,頭也不回地跑了。他一直 跑到家裡,再也沒聽到別的動靜。靜下來他就想,半夜三更的誰會到坡裡去?看坡的不像。要是遇到看坡的自己絕對跑不了;要不就也是偷地瓜的,那怕什麼,還能賊喊捉賊不成?他就後悔當時沒有回頭看看,虛驚了一場,還丟了一條布袋。

過了幾天,他實在扛不住飢餓,又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午夜又去了地瓜地。這次他帶了一張小钁頭。一是偷地瓜省事,二是防身壯膽。

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到了地裡首先四下裡看了看,聽了聽,覺得非常安全後,掄起小鱖頭刨了起來。正挖著,就聽到背後有人咳嗽,然後又聽到:“你來了?扒個地瓜吃?”

他聞聲回頭一看,一個黑乎乎,毛茸茸的東西豎著兩條後腿像人似的站在背後不遠處。頓覺毛骨悚然,冷汗一下子就出了一身。他想: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世上什麼邪魔鬼祟都怕人。我倒要看看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能把我怎麼樣。

於是,他掄起钁頭照著怪物就奔了過去。那怪物見他朝自己奔來,放下前腿,扭頭跑了。這下他看清了,原來是隻老獾。

有一年冬天,前村有一個販賣米的漢子忽然抱病死了,家人就把他埋在松林邊上。他的老母親痛不欲生,整天到墳上哭。她扯著長聲:俺那米販子兒啊,你好命苦啊,年紀輕輕就這麼走了,撇下老孃我可怎麼活啊!

白天哭,晚上也去哭。有個看坡的人感到老婦人怪可憐的,沒事的時候就常去勸她節哀,別哭壞了身子。

這老婦人聽了勸告,也就不再去哭了。忽然,在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他老遠就又聽到了老婦人的哭聲,心裡酸酸的。他嘆著氣向墳地走去。他想這位母親老這樣哭不死也早晚哭出病來,可得將她弄回家去。等他靠近墳地時,大吃一驚,原來是一隻老獾在學人。只見它後腿蜷坐在地上,用兩隻前爪拍打著地,張著嘴朝天哭。他舉起獵槍,呼的一聲,朝天放了一槍。

那獾起初只顧埋頭作怪,沒發現有人到眼前。聽到槍聲,嚇得它嗷的一聲竄了。從此再沒出現過。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