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雞焉用牛刀

[ 成語故事 ]

“割雞焉用牛刀”——宰雞何必用殺牛的刀?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辦件小事何必用大人才?反過來說,“割雞焉用牛刀”,那就是“大才小用”或“小題大做”的意思。一個極有才能的人,開始試辦一些比較容易的事情,並不需要費多大的勁而辦得很出色,就叫“牛刀小試”。

“割雞焉用牛刀”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原文是:

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武城,是春秋時魯國的一個小縣城。當時在那兒做縣令的子游,姓言,各偃,吳國人,是孔子的一個學生。有一次,孔子來到武城,聽得一陣陣彈琴唱歌和讀書的聲音,知道子游在這裡興辦教育,便微笑著說:“割雞焉用牛刀——治理這麼個小小的縣城,也用得著辦教育嗎?”

在當時,一個小縣城裡哪有什麼學校之類的設施。孔子對於他的學生在這個小縣興辦教育,認為是小題大做,沒有必要,所以說了這麼句話:“割雞焉用牛刀。”可是子游卻回答孔子道:“以前我聽得老師您說過:上等人物受了我們的教育,就會有仁愛之心,能互相敬愛;一般平民,受了我們的教育,也會聽從政令,指使起來容易得多。”孔子聽了,立刻向隨行的另外兩三個學生說:“你們注意!偃的話是對的。剛才我所說的,不過是開玩笑罷了。”這段對話,原文如下: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割雞焉用牛刀”,作為成語,也說作“殺雞焉用牛刀”。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割席分座
下一篇: 稿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