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砧

[ 成語故事 ]

“稿砧今何在?

山上覆有山。

何當大刀頭?

破鏡飛上天。”

這是一首古樂府,也可以說是一首古代的民歌。第一句,稿,是禾草,砧,是砧板。古人切草,把草放在砧板上,用鈇來斬;鈇是類似斧子的一種砍刀。“鈇”和“夫”同音,所以用“稿砧”作隱語,來隱射鈇,而暗指丈夫。第二句,“山上覆有山”,也是一句隱語,是隱射出門的“出”字。第三句中的“大刀頭”,隱射還家的“還”字。因為古代大刀頭上一般都有環,“環”和“還”同音。末句“破鏡”是比喻半個月亮。

這首樂府詩,一問一答,句句都是隱語。如果譯成普通話,就是:“你丈夫如今在哪裡?”“出門去了。”“什麼時候還家?”“天上出現半個月亮的時候。”

由於這首詩,後來,凡詩中採用的隱語,就叫做“稿砧詩”。而且,“稿砧”還成了丈夫的代詞。例如,唐朝權德輿詩:“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鉛華不可棄,莫是稿砧歸?”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割雞焉用牛刀
下一篇: 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