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是戰國時齊國的大貴族,姓田,名文,“孟嘗君”是他的封號。他是齊國的國相,封地在薛(今山東滕縣附近),有一萬戶佃農,光是田租稅款的收入,他就吃用不完,可是他還不夠,又在那裡放債。
孟嘗君家裡經常養著大批門客,多的時候有三千人以上。這些人各按等級待遇分別招待。門客中有一個名叫馮驩的。有一次,孟嘗君叫他到薛地去討債。臨走的時候,馮驩問孟嘗君:“收完了債,要買些什麼帶回來嗎?”孟嘗君答道:“你瞧著辦吧。咱們家缺些什麼,你就買些什麼回來。”
馮驩到了薛地,叫地方吏卒把債戶召集來,向他們宣佈:“孟嘗君不要大家還債了。”同時,他把債據當場全部焚燬。債戶們個個喜出望外,感激不盡,齊聲歡呼。馮驩便趕著原車回來了。
孟嘗君見他回來得這樣快,很覺詫異,問道:“債收得怎麼樣?”馮驩說:“全部收完了。”又問:“你買了些什麼回來呢?”馮驩答道:“您叫我買咱們家所缺的東西。我想,珍珠、寶貝、馬匹、美女,您有的是。所缺的就是一個‘義’字,所以,我就約您買了個‘義’回來了。”接著,就把宣佈免償債款、當眾焚燬債據的事,一一回報。孟嘗君聽了,氣得要命,但也無可奈何,只得罷了。
隔了一年光景,孟嘗君忽然倒黴,被免去了國相的職位,於是,只得遷居到薛地去。當他離薛地還有百里光景的時候,只見薛地的老百姓扶老攜幼前來歡迎。孟嘗君很受感動,對馮驩說:“你給我買的‘義’,我今天才看見了!”馮驩說:“狡兔有三窟,才得免被捕殺。您現在還只有一窟,不能高枕無憂,需要再挖二窟!”
後來,馮驩又給孟嘗君辦成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到魏國去遊說,替孟嘗君宣傳,抬高孟嘗君的聲望,慫恿魏國聘他為相。魏國果然幾次三番地派專使來請孟嘗君。齊王知道了,便趕快恢復了全國相的職位。另一件事是勸孟嘗君向齊王請求,在薛地建立宗廟,把先王傳下的祭器存放到薛地去。宗廟建成的時候,馮驩對孟嘗君說:“三窟已成,您可以高枕無憂了。”
上述故事,載《戰國策·齊策》。形容同時有幾個地方可以安身,叫做“狡兔三窟”;形容不用憂慮、儘管放心,叫做“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