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燭殘年

[ 成語故事 ]

“風燭”,或“風中之燭”,比喻人命垂危,燈燭臨風,很容易被吹滅一樣。也叫“風燈”,或“風中之燈”。這個比喻,在古人的詩文中引用的很多。例如:

《古樂府·怨詩行》:“百年未幾時,奄若風中燭”。

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時年五十有三,或恐風燭奄及,聊遺教子孫耳”。

南北朝庚信《傷心賦》:“一朝風燭,萬古塵埃。”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世間富貴,危甚風燭。”

唐劉禹錫詩:“不知人世如風燭”。

宋蘇東坡詩:“過眼百世如風燈”。

由此,“風燭”一類的話,就流傳而為成語。一般多說作“風燭殘年”。形容年紀老了,剩下可活的日子不多了。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封豕長蛇
下一篇: 風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