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劉備聽從諸葛亮的計謀,東聯孫權,北抗曹操,形成了鼎足三分的局勢。可是,劉備在湖北荊州一帶難於發展,也不易堅守,於是又授受諸葛亮、龐統等的建議,進軍西川,企圖在形勢險要、物產豐富的西川立下蜀國鞏固的基業。當時,據守西川的劉璋,本是劉備的同宗兄弟,但是為了稱王圖霸,劉備也就顧不得這些了。
劉備和副軍師龐統率軍取西川,不料龐統半途陣亡,軍師諸葛亮只好命關羽統兵荊州,自己親征西川。先拔一萬人馬教張飛率領,取大路向西進發。所到之處,未遇任何抵抗,十分順利。隨即來到巴郡江州地界。這巴郡管轄川東一帶,郡治就在江州。“巴州太守”嚴顏是一位老將,他據守城池,不掛降旗。張飛叫嚴顏快快歸順,嚴顏不理。
嚴顏自知敵不過張飛,因此不同他死拼,命軍士緊閉城門,嚴加守護,企圖拖延時日,讓張飛軍糧用盡,自己退去。張飛性急,幾次三番引兵挑戰,嚴顏只是堅守不出。張飛見硬攻無效,便想了一個計策,在一天晚上,設法把嚴顏賺出城來,這才把他擒住,張飛部隊也就進入城中。
張飛高坐廳堂,叫把嚴顏推過來。嚴顏不肯下跪。張飛大聲叱道:“我大軍到此,你為何不早早投降?”嚴顏全無懼色,昂首回叱:“我們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大怒,喝令左右:“推下去砍頭!”張飛是個爽直好義的勇將,見嚴顏如此堅強不屈,十分欽佩。當即向他賠罪,以禮相待。
這段故事,見《三國志·蜀志·張飛傳》。對於英勇不屈、寧死不降的壯士,後來就往往用“斷頭將軍”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