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喋不休

[ 成語故事 ]

形容說話嘮叨,令人厭煩,就叫做“喋喋不休”。關於“喋喋”一語,較早見於《漢書·匈奴傳》,並且有這麼一段故事。

漢初,文帝時,匈奴單于冒頓逝世,他的兒子稽粥繼位。文帝按當時和新的政策,挑選了一位公主嫁到匈奴去做閼氏。(匈奴人稱王為“單于”,稱王后為“閼氏”。)

漢文帝派中行說陪公主到匈奴去。中行說不願意,文帝強迫他去。他說:“一定要我去也可以,但是我去後,誓必同漢朝作對。”果然,中行說 一到匈奴,便向單于稽粥投降,並且深得稽粥的寵愛,成了匈奴王的重要謀士。

中行說經常向稽粥獻計策、出主意,處處同漢朝對抗。例如:漢朝派來使臣向單于呈遞國書,那國書用的是一尺見方的書板,開頭寫的是:“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中行說就叫用一尺二寸的書板寫回書,開頭問候的口氣相當倨傲:“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敬問漢皇帝無無恙……”。漢使要是說出半句輕侮匈奴的話,就會立刻遭到中行說的嚴詞駁斥。漢使有時故意提出一些暗帶譏諷的問題,中行說總是巧妙地回答,使譏諷者反被譏諷。有一次,漢使嘲笑匈奴人沒有屋子住,全家老小同宿一個帳篷,衣帽服式也沒有等級分別規定,不成體統。中行說毫不客氣地作了反駁,他說:匈奴人住帳篷,是為了適應流動的畜牧生活需要,沒有什麼可笑的。最後並且說:“嗟,土室之人,顧無喋喋佔佔,冠固何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嘿,住泥巴屋子的人,別以為能說會道、穿著整齊,戴了烏紗帽又有什麼了不起!”(佔佔,《漢書》原注:衣裳貌)

喋喋,形容多言。《漢書·張釋之傳》也有“喋喋利口”的說法。一般說作“喋喋不休”,意同“呶呶不休”。(參看“呶呶不休”)

補充糾錯
上一篇: 疊床架屋
下一篇: 堤潰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