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緌是什麼意思 緌的解釋 緌怎麼讀

“緌” 字共有 14 畫,拼音:ruí,注音:ㄖㄨㄟˊ,部首:糹,筆畫數:14 畫,字型結構:左右結構,五行:金,五筆:XTVG,Unicode編碼:U+7DCC,鄭碼:ZMZM,倉頡:VFHDV,“緌”字筆順為:フフ丶丶丶丶ノ一丨ノ丶フノ一
簡體 繁體
拼音 rui 音標 ruí
部首 結構 左右結構
五行 五筆 XTVG
筆畫 14 畫 繁畫 14 畫
注音 ㄖㄨㄟˊ Unicode U+7DCC
鄭碼 ZMZM 倉頡 VFHDV
筆順 フフ丶丶丶丶ノ一丨ノ丶フノ一
補充糾錯
上一個字: 綪 [ qiàn ]
下一個字: 綯 [ táo ]
【緌】的意思 補充糾錯

ruí
古時帽帶打結後下垂的部分:“葛履五兩,冠緌雙止。”
像纓飾的下垂物。
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後泛指旌旗或旗幟的垂流。
繫結。
繼續。

筆畫數:14;
部首:糹;
筆順編號:55444431234531


【緌】的詳解 補充糾錯

ruí
【名】
纓子〖tasselshangingfromahatorcap〗
緌,系冠纓也。——《說文》。謂纓之垂者。
喪冠不緌。——《禮記·檀弓》
古代冠帶結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
冠緌纓。——《禮記·內則》。孔穎達疏:“結纓頜下以固冠,結之餘者,散而下垂,謂之緌。”
似纓飾的下垂物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唐·虞世南《蟬》
古指有虞氏旌旗,以旄牛尾註於竿首為之。後泛指旌旗或旗幟的垂遊〖flag〗。如:緌章(古代旗竿頂端所飾的染色鳥羽或旄牛尾,用以別貴賤);緌旌(垂旒舒展的旗幡)


ruí
【動】
繫結〖tie〗
躡履緌冠。——宋·佚名《沁園春·壽東屏》
繼續〖continue〗
緌,繼也。——《爾雅》

【緌】字組詞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