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伯夷躲避商紂王,住到北海邊上,聽說周文王所作所為很興盛,便說:‘為何不去歸服他呢?我聽說文王善於供養老人。’姜太公躲避商紂王,住到了北海邊上,聽說周文王所作所為很興盛,便說:‘為何不去歸服他呢?我聽說文王善於供養老人。’這兩個老人,是天下聲望很高的老人,他們歸服周文王,就等於是天下的父老都歸向周文王了。天下的父老都歸向周文王,他們的子女還能往哪裡去呢?諸侯們中如有施行周文王的愛民政策的,在七年之內,就能施行其愛民政策於天下了。”
註釋
闢:通“避”。《左傳·莊公九年》:“秦子樑子以公旗闢於下道,是以皆止。”《周禮·掌交》:“使鹹知王之好惡闢行之。”《論語·先進》:“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論語·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禮記·中庸》:“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闢也。”《荀子·榮辱》:“不闢死傷。”這裡用為迴避、躲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