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Imagick::shaveImage()函式—用法及示例

「 從影象的邊緣削除指定的寬度和高度 」


函式名稱:Imagick::shaveImage()

函式描述:該函式用於從影象的邊緣削除指定的寬度和高度。

適用版本:該函式在所有的 Imagick 擴充套件版本中都可用。

語法:public Imagick::shaveImage(int $width, int $height, int $x = 0, int $y = 0, bool $shaveAlpha = false)

引數:

  • $width: 要削除的寬度。
  • $height: 要削除的高度。
  • $x: 削除的起始位置的 x 座標,預設為0。
  • $y: 削除的起始位置的 y 座標,預設為0。
  • $shaveAlpha: 是否同時削除透明度通道,預設為false。

返回值:成功時返回 true,失敗時返回 false。

示例:

// 建立一個 Imagick 物件
$image = new Imagick('image.jpg');

// 削除影象邊緣的寬度為100畫素,高度為50畫素
$image->shaveImage(100, 50);

// 儲存削除邊緣後的影象
$image->writeImage('shaved_image.jpg');

// 銷燬 Imagick 物件
$image->destroy();

上述示例中,我們首先建立了一個 Imagick 物件,載入了名為 "image.jpg" 的影象。然後使用 shaveImage() 函式,將影象邊緣的寬度削減100畫素,高度削減50畫素。最後,使用 writeImage() 函式將削減邊緣後的影象儲存為 "shaved_image.jpg"。最後,我們銷燬了 Imagick 物件,釋放了資源。

請注意,削減邊緣會改變原始影象,因此建議在進行削減之前,先建立原始影象的備份。

補充糾錯
上一個函式: Imagick::shearImage()函式
下一個函式: Imagick::sharpenImage()函式
熱門PHP函式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