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式名:Imagick::vignetteImage()
適用版本:Imagick類是在PHP 5.1.3及以上版本中可用的。
用法: Imagick::vignetteImage()函式用於在影象的邊緣建立一個漸變效果,以產生一個類似於暈影的效果。該函式接受多個引數來控制漸變效果的程度和顏色。以下是函式的語法:
bool Imagick::vignetteImage ( float $blackPoint , float $whitePoint , int $x , int $y )
引數說明:
- $blackPoint: 一個浮點數,用於定義漸變的黑色點的強度。值範圍為0到1之間,0表示沒有黑色效果,1表示完全黑色。通常情況下,建議使用0.5作為起始值。
- $whitePoint: 一個浮點數,用於定義漸變的白色點的強度。值範圍為0到1之間,0表示沒有白色效果,1表示完全白色。通常情況下,建議使用0.5作為起始值。
- $x: 漸變中心點的x座標。該值為整數,表示相對於影象左上角的偏移量。
- $y: 漸變中心點的y座標。該值為整數,表示相對於影象左上角的偏移量。
返回值: 如果成功建立了漸變效果,則返回true。如果發生錯誤,則返回false。
示例: 下面是一個使用Imagick::vignetteImage()函式建立漸變效果的示例:
// 建立一個Imagick物件並載入影象
$image = new Imagick('path/to/image.jpg');
// 建立漸變效果
$image->vignetteImage(0.5, 0.5, $image->getImageWidth() / 2, $image->getImageHeight() / 2);
// 顯示影象
header('Content-Type: image/jpeg');
echo $image;
上述示例中,我們首先建立了一個Imagick物件並載入了一張影象。然後,我們呼叫vignetteImage()函式來建立漸變效果,其中黑色點和白色點的強度都設定為0.5,漸變中心點設定為影象中心。最後,我們將處理後的影象以JPEG格式輸出。
這樣,影象就會在邊緣產生一個漸變效果,類似於暈影的效果。可以根據需要調整黑色點、白色點和漸變中心點的位置和強度來實現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