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疲勞試“捶龍”
在閩南及對岸臺灣,有一種古老的捶打療法,謂之“捶龍”。常見的捶龍部位是背部,因為背部有許多穴位,透過捶龍可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背部還分佈著豐富的神經,它支配著內臟的生理活動,特別是背部督脈,在經絡系統中有重要作用。透過在背部捶龍,能促進氣血執行,加強同全身各經絡的聯絡。因此,捶龍以後,人會覺得輕鬆舒暢,精神煥發。《紅樓夢》第53回有這樣一段描述:賈母從除夕忙到元宵晚上,感覺疲勞了,她歪倒在榻上,一邊和家人說笑,一邊戴眼鏡看戲,又讓琥珀坐在榻上,拿著美人拳為她捶腿。在“晴雯補裘”一節中,晴雯將雀裘補好,覺得周身疲乏,賈寶玉“忙命人替她捶腿”。這兩處描寫都提到了我國古老的捶打療法。閩南和臺灣地區的捶龍,通常是把手握成空心拳,而《紅樓夢》中的“美人拳”實際並非拳頭,它是一把木製長柄小棰,前端用皮革裹著。捶龍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加快新陳代謝,解除區域性肌肉的緊張,使關節特別是肩、頸、肘、腕、指等關節得到放鬆,有利於防治肌肉勞損、頸椎病、關節炎、肩周炎以及心血管疾病。也許有人會問:閩南、臺灣民間何以把捶打療法謂之“捶龍”?據說這是當地人把周身經脈視為盤繞人體的“龍”,故有此稱。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