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開始在全球蔓延
在37年前的今天,1983年5月9日(農曆1983年3月27日),艾滋病開始在全球蔓延。美國達拉斯市的廣場上畫著從1987年12月以來該市死於愛滋病的610人的線描圖,以警示愛滋病在這一地區的蔓延美國阿特蘭塔國立防疫中心於1983年5月9日報道,美國患艾滋病者(截至當日)。1410人,其中白人佔57.4%,黑人佔21.6%,海地人佔5.6%。此外法國、荷蘭、瑞典、比利時、英國等16國計有103人也罹此病。艾滋病,又作“愛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證,是一種嚴重細胞免疫功能缺陷,且常合併多種機會性感染及惡性腫瘤的疾病,病原體是人類T細胞病毒III型又名淋巴腺病毒,此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染,且傳染迅速,病情兇險,病死率高。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於1988年1月和3月匯聚在倫敦,討論艾滋病對全球的影響。他們呼籲各國政府立即採取緊急行動,控制住這種透過血液和其它體液傳播的疾病。1988年6月26日第13屆同性戀者自由日,300,000名艾滋病患者在舊金山舉行遊行示威。圖中條幅上寫著:艾滋病患者聯合起來6月,另一次會議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來自125個國家的6000多名專家齊聚集一堂。然而,代表們卻在這裡聽到了不妙的訊息:儘管有龐大的國際交流研究計劃,科學家們仍沒有找到治癒辦法。有鑑於此,專家們極力主張發起一場運動,使大眾對艾滋病有更多的瞭解,以防止它從高危險人群--同性戀者和透過靜脈注射的吸毒者---傳佈到更廣大的人群中。艾滋病主要透過受感染的血液和其他體液進行傳佈。據估計,1988年全世界大約有500萬人成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的150,O00人已經發展成為艾滋病患者,專家估計這一數字將在年底前翻番,而且,在未來5年內將有100萬人加入發病者行列。儘管非洲被認為是最高發病率地區,但是在已公開的報道中美國患艾滋病的人數最多。針對這一危機,美國設立了一個總統調查委員會,該委員會認可了一份由醫生們提供的所有艾滋病患者的機密性名單,並建議各州官員應當將真實情況通知那些患病者的性夥伴。但是這一措施引起了爭議。很明顯,科學家們遠沒有找到治療艾滋病的有效方法,而且在西方,艾滋病造成人們對患此病者和同性戀者的普遍歧視。1990年第六屆國際艾滋病大會在舊金山召開,艾滋病患者們舉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集會,並進行了表達他們憤怒的示威遊行。舊金山市長用數字生動地描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他的開幕式演講中,市長宣佈:在8O年代,舊金山死於艾滋病的人數是該市在兩次世界大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所有死亡人數的3倍。科學家們正積極尋找治療方法1800名愛滋病患者的被單鋪滿白宮前的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