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5月14日發生的大事件

二戰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逝世

在66年前的今天,1954年5月14日(農曆1954年4月12日),二戰德國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逝世。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語:HeinzWilhelm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德國陸軍一級上將(1888-1954),傑出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統帥,裝甲戰的倡導者,也是“閃電戰”“坦克戰”的提出者,被譽為“德國裝甲兵之父”。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里安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著名陸軍戰術“閃電戰”創始人。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將領,最高軍階為大將。古德里安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提倡坦克與機械化部隊使用於現代化戰爭的重要推動者,在他組織與推動理論下,德國建立了一支當時作戰最具效率的裝甲部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以新型戰爭型態──閃擊戰,屢屢擊敗敵軍,古德里安也是聯合兵種作戰和前線指揮等戰爭型態發展的推動者。古德里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了裝甲部隊的指揮官,在波蘭戰役期間指揮了第19裝甲軍進行快速的突穿攻勢,與蘇聯軍隊會師。在1940年的西線戰役中,古德里安擔任A集團軍群第19裝甲軍軍長,為西線主攻的裝甲兵力矛頭之一。攻勢發起後,古德里安指揮部隊透過了被盟軍認為坦克難以橫越的阿登森林,直駛英吉利海峽,將困於比利時的盟軍包圍消滅,這次軍事行動的成功令德國乃至全世界體會到裝甲部隊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1941年6月,德國發動巴巴羅薩作戰入侵蘇聯,古德里安出任中央集團軍群的第2裝甲兵團司令,指揮德軍裝甲師完成多次包圍殲滅戰,直趨蘇聯首都莫斯科,但在阿道夫·希特勒命令下,古德里安放棄其原先的目標,轉而率軍南下進行史上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基輔戰役,這場戰役雖然以德軍的勝利結束,但因為延誤的時間而使德軍必須在極不利的冬季狀態下進攻莫斯科,古德里安也因此被免職。1943年,德國於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慘敗後,古德里安復出成為了裝甲兵總監,進行重建裝甲部隊的工作,進而發動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裝甲戰鬥—庫斯克會戰,但德軍同樣再度被擊敗。1944年7月,古德里安出任陸軍參謀長,這是他所晉升到的最高職位,但於戰爭結束前不久被免職。古德里安現今成為了德國發展裝甲兵力的代表人物,被歷史學家稱作“閃擊戰之父”,同時也因為其急躁和直爽的個性而被部下取了個“急速海因茲”的綽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