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建立
2014年6月29日(農曆2014年6月3日),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建立。“伊斯蘭國”(英語:IslamicState,縮寫:IS),前稱“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英語:IslamicStateofIraqandalShams,縮寫:ISIS),阿拉伯國家和部分西方國家稱為“達伊沙”(DAESH),是一個自稱建國的活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極端恐怖組織。2003年以前以“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的名義開展活動。2006年,IS前身在伊拉克成立的“伊拉克伊斯蘭國”。“alShams”的意思是“大敘利亞”,即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該組織的目標是消除二戰結束後現代中東的國家邊界,並在這一地區創立一個由基地組織運作的酋長國。2014年6月29日,該組織的領袖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自稱為哈里發,將政權更名為“伊斯蘭國”,並宣稱自身對於整個穆斯林世界(包括歷史上阿拉伯帝國曾統治的地區)擁有權威地位。2014年9月,美國組建了一個包括英國、法國等54個國家和歐盟、北約以及阿盟等地區組織在內的國際聯盟以打擊IS。“伊斯蘭國ISIS”LOGO發展歷程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在阿富汗生存空間極度萎縮的IS的前身“一神論與聖戰組織”遷往伊拉克並加盟“基地”組織,從此以“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的名義開展活動。2006年6月,扎卡維在美軍襲擊行動中喪生,馬斯里隨後宣佈他作為扎卡維的繼任者,成為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機構的領導人。2006年10月,“基地”宣佈建立“伊拉克伊斯蘭國”,由阿布·奧馬爾·巴格達迪帶領。2007年正式推舉新領導人,新領導人仍使用“巴格達迪”這一名字。2007年9月,本·拉登在一段錄音中號召伊拉克武裝分子效忠“伊拉克伊斯蘭國”的領袖阿布·奧馬爾·巴格達迪。巴格達迪這個名字從此進入人們的視線。“伊拉克伊斯蘭國”和“基地”之間的聯絡十分密切,是伊拉克多起暴力襲擊事件的元兇。巴格達迪本人也一度被視為扎卡維的接班人。多年來,馬斯里和巴格達迪一直是伊拉克安全部隊和駐伊美軍通緝的恐怖分子。2010年4月,阿布·奧馬爾·巴格達迪和馬斯里死於美軍和伊拉克聯合軍事行動。2010年5月14日,“伊拉克伊斯蘭國”已宣佈任命納瑟爾·阿布·蘇萊曼為新“戰爭部長”,取代被殺死的前頭目馬斯里。2010年5月16日,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分支宣稱,該組織已推舉胡塞尼·庫賴什為“伊拉克伊斯蘭國”的新領導人。由伊拉克基地組織領導的遜尼派武裝“聖戰者協商委員會”當天在網站上發表宣告稱,該組織同時提名阿卜杜拉·哈撒尼·庫賴什作為新領導人的“首席部長”兼副手。2011年5月9日,“基地”頭目烏薩馬·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擊斃後,“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伊拉克伊斯蘭國”在一家宗教論壇網站上發表宣告,悼念本·拉登之死,宣告署名為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系“伊拉克伊斯蘭國”所謂的頭目。宣告稱,“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將效忠“最高領導人艾曼·扎瓦希裡”。2011年,美國開始撤軍伊拉克,該組織隨之開始急速壯大,名義上仍為“基地”組織分支,但已開始走向攻城略地的“建國”道路。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該組織又趁機進入敘伊交界地區發展,並與“基地”組織敘利亞直屬分支“努斯拉陣線”(Al-NusraFront)爆發激烈衝突,因統治區域的變化而於2013年更名為“伊拉克與沙姆伊斯蘭國”,這招致“基地”組織的不滿,2014年2月,“基地”組織最終斷絕與該組織的關係。IS在被“基地”組織趕出教門前的一個月正式宣佈“建國”,其“首都”為敘利亞城市拉卡。2013年4月9日,“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伊拉克伊斯蘭國”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宣佈與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組織“勝利陣線”聯合,今後將以共同名稱IS運作。“勝利陣線”是敘利亞反對派武裝與政府軍作戰最為強悍的一支力量,在敘北部、南部和東部奪取領地方面起主導作用。自2011年11月以來,“救國陣線”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和北部城市阿勒頗製造多起爆炸襲擊,憑藉恐怖襲擊手段,這個組織聲名鵲起,隨後將活動擴充套件至敘利亞全國,從敘利亞反對派成員中招募新丁。2013年前,該組織稱為“伊拉克伊斯蘭國”;2013年4月9日宣佈與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組織“勝利陣線”聯合,稱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即“伊拉克和大敘利亞伊斯蘭國”(IslamicStateofIraqandalShams,縮寫為ISIS)。2014年6月28日,頭目巴格達迪宣佈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建立“哈里發”(伊斯蘭帝國),領土包括敘北部阿勒頗省至伊東部迪亞拉省,ISIS首領貝克爾·巴格達迪為國家的領導人,即“哈里發”(caliphate),號召全世界的穆斯林支援並效忠巴格達迪。數月後,ISIS以文字形式寫成該檔案,以訓練“行政官員骨幹”。它概述如何組織包括負責教育、天然資源、工業、外交關係、公關等領域的政府部門,還有軍營。2014年10月4日,巴基斯坦塔利班發表宣告,宣佈“效忠”IS,並稱將為IS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援,助其“建立全球性的哈里發國家”。2015年1月,法國諷刺雜誌《查理週刊》位於法國巴黎的總部遭到恐怖襲擊,導致12人死亡。“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宣稱對此次襲擊負責。2015年2月4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公佈一段影片,揚言要對法國發起新的恐怖襲擊。“殺死更多的法國人”。鼓動“伊斯蘭國”的支持者將襲擊目標瞄準法國警察和軍人。還要求法國當局釋放被關押的伊斯蘭教教徒,並讓他們返回自己的國家。重要事件綁架人質2014年9月21日,一名法國公民在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遭到恐怖組織綁架,該組織於週一在Youtube上釋出影片,要求法國在24小時內停止空襲IS,否則他們將處死這名人質。綁架該人質的組織自稱“哈里發戰士旅”(Jundal-Khilafah,SoldiersoftheCaliphate),原隸屬於基地組織北非分支,現宣佈效忠於IS。22日,法國外長法比尤斯確認了影片的真實性,並表示被綁架的法國公民為現年55歲的赫維·高德爾(HerveGourdel)。法國總統辦公室發表宣告稱,總統奧朗德已與阿爾及利亞總理塞拉爾通話,強調將與阿爾及利亞政府“全面合作”尋找並解救人質。2014年10月4日,IS極端組織武裝分子公佈的一份錄影顯示,英國人質亨寧(AlanHenning)遭武裝分子斬首。這是第二名英國人質遭斬首。亨寧是一位英國出租汽車司機,在去年12月向敘利亞運送救援物資時遭IS武裝綁架。2015年1月20日,“伊斯蘭國”在網際網路釋出一段“給日本首相”的影片,要求日本在72小時內支付2億美元贖金,否則將殺害兩名日本人質。2月1日凌晨,日本人質後藤健二已被斬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日凌晨表示,日本不會向恐怖主義屈服,今後將進一步擴大在中東地區的人道主義援助。2015年2月15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釋出最新影片顯示,21名在利比亞遭綁架的埃及基督教徒被斬首。這21名埃及人質都來自於埃及中部貧困地區,去年底今年初被IS武裝分子綁架。上週四,IS曾公開過這些人質的影象。此後,埃及政府開始撤離希望從利比亞回國的埃及人,並更新了對利比亞的旅行警告。同時,埃及總統辦公室發表宣告要求釋放人質。埃及總統塞西已經遭到被綁架人質親友的強烈批評,指責他並未拿出實質性舉措解決當前局勢。與政府軍交火2014年1月4日,在經過數天激烈戰鬥後,伊拉克安巴爾省重鎮費盧傑落入IS之手。與此同時,安巴爾省首府拉馬迪也發生激戰,死亡人數超過100人。兩座重要城市被武裝分子控制。2014年7月10日,伊拉克政府軍第9裝甲師在巴格達北部安巴爾的戰鬥中被打敗。2014年8月3日,IS當天和伊拉克庫爾德武裝交戰首次獲勝,佔領伊拉克最大的水壩、一處油田和3座城鎮。“自由戰士”“擊斃約100名IS分子”,“俘獲38人”,“自由戰士”損失14人。2014年8月24日,IS佔領了敘利亞重要空軍基地Tabqa,這意味著敘利亞拉卡省(Raqqa)徹底落入ISIS武裝控制之下,也成為第一個完全不受敘利亞政府控制的省份。2014年9月16日,極端組織ISIS開始進攻敘土邊境城市艾因阿拉伯(又稱科巴尼),已有662人喪生。2014年9月28日,伊拉克安全部隊擊退IS等極端武裝對首都巴格達以西40公里的費盧傑鎮的進攻,擊斃16名武裝分子,同時6名安全部隊士兵在戰鬥中喪生。該訊息人士說,美國和法國軍機當天同時對該地區加馬鎮的極端武裝據點進行空中打擊,炸死11名IS武裝分子。2014年10月11日晚,IS極端分子在巴格達和鄉村郊區11日晚間接連發生汽車炸彈襲擊,造成至少45人死亡和110人受傷。伊拉克安全部隊和什葉派民兵則竭力試圖將他們擊退。巴格達西區什葉派小區11日晚發生3起汽車炸彈攻擊,造成34人喪命。1名自殺炸彈客在卡迪米亞區(Kadhimiya)引爆汽車炸彈,造成11死27傷,死者包括3名警察。2015年5月22日,伊拉克拉馬迪被IS攻佔。同月,“伊斯蘭國”在沙特東部製造了兩起針對什葉派清真寺的自殺式炸彈襲擊,共造成25人死亡。延伸閱讀:女奴曝ISIS首領隱秘生活強姦美國女人質延伸閱讀:女奴曝ISIS首領隱秘生活強姦美國女人質16歲的雅茲迪女孩Zeinat(化名)曾被ISIS被逼為奴。16歲的雅茲迪(Yazidi)女孩Zeinat(化名)曾遭ISIS(“伊斯蘭國”組織)劫持,並被迫在該組織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AbuBakral-Baghdadi)家中為奴。她向CNN獨家講述了她遭受巴格達迪毆打和虐待的經歷,並披露巴格達迪曾對美國人質凱拉·米勒(KaylaMueller)實施強姦。艱難的逃亡當伊斯蘭國(ISIS)的軍隊大規模湧入伊拉克辛賈爾地區,世代在這裡居住的雅茲迪(Yazidi)族人被迫躲入附近的山區。為了求得一線生機,超過四萬名絕望的雅茲迪人躲藏於伊拉克西北部的山區,冒著炎炎酷暑,過著顛沛流離、缺衣少食的生活。而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連這一點都無法做到。雅茲迪族是中東地區的一個神秘又古老的民族,他們是庫爾德人的後裔,主要分佈於伊拉克摩蘇爾周邊地區。不同於阿拉伯人,雅茲迪人信奉著一種在伊斯蘭教創立之前就有的古老宗教。隨著極端組織ISIS肆虐伊拉克引發全世界關注,不為人知的雅茲迪族人也漸漸走入人們的視野之中,如今他們正在遭受著恐怖分子們殘酷的迫害。Zeinat對CNN回憶稱,當聽到ISIS即將到達她們所在地區的時候,家人帶著她匆忙逃跑。她們害怕極了,希望逃到山區能夠安全些。顯然,這些雅茲迪族人聽到過一些關於ISIS的恐怖故事,非常清楚留在家中的後果。而即便如此,逃亡還是為時已晚。由於大規模民眾向山上逃亡,他們被困在了伊拉克辛賈爾山的腳下無路動彈,這無疑使得他們很快就成為了ISIS追軍的“囊中之物”。為奴的日子和一些其他雅茲迪女人一起,Zeinat生平第一次被迫和父母、兄弟姐妹們分離,成為服務於“伊斯蘭國”的奴隸,被視為這一組織的私有“財產”。一名曾成功擺脫被奴隸命運的少年對法新社透露,“伊斯蘭國”組織在伊拉克經營著一個大型國際奴隸市場。在那裡基督教和雅茲迪教的女孩們被當作性奴隸一般任意買賣,她們被囚禁、毆打、強姦。《印度斯坦時報》也報道稱,18歲的Jinan曾經被“伊斯蘭國”擄去為奴3個月。據她回憶,她曾在奴隸市場上聽到有一個男人抱怨道:“那個女孩的胸部很大,但我想要一個擁有藍眼睛和白面板的雅茲迪女孩。這些(女孩)顯然質量上佳,我願意出錢買下她們。”Jinan同時也透露,她不僅曾在奴隸市場上見到過來自伊拉克、敘利亞的買家,也見到過西方人,只不過她無法辨別出他們的國籍。然而,Zeinat的遭遇與其它一般的奴隸不同。她並不是為普通的ISIS武裝分子服務,而是直接服務於這一極端組織的最大頭目巴格達迪及其親朋家人。在山海之間一座白色宮殿裡的奴隸市場上,Zeinat是和其他8個女孩被巴格達迪挑中,但當時Zeinat並不知道選中她們的是誰。緊接著她們就被巴格達迪帶回了他位於ISIS“首都”拉卡市的家中。當回憶起這段落入世界頭號恐怖主義通緝犯手中的悲慘經歷,她那綴著流蘇的鏽紅色頭巾背後,一雙會說話的美麗藍眼睛裡流露出恐懼的眼神。“他對我們非常粗暴。”她說。遭受非人虐待Zeinat自述曾無數次遭巴格達迪毒打,他堅持認為她和其他女孩都是屬於“伊斯蘭國”的財產。同時,她還經常在替巴格達迪的3個妻子和6個孩子做飯和打掃衛生的時候遭到他們惡狠狠的嘲弄。悲慘的生活令Zeinat下定決心要逃跑。有一次,她和其他被關在一起的人成功偷到了囚禁她們那間房間的鑰匙,跑到了阿勒頗城外。“那裡有一位阿拉伯婦女,她對我們說‘進來,進來,我來幫助你們逃往伊拉克’,本以為她會幫助我們,結果她隨後就向巴格達迪報告了我們的行蹤。”Zeinat說。她們又被抓了回去,ISIS武裝分子、還有巴格達迪親自懲罰了她們。“他們抽打我們身體的每一寸地方,”她回憶道,“我們被打得遍體鱗傷,他們用能夠拿到的一切東西毆打我們:電線、皮帶和木棍。”“(巴格達迪)用一截橡膠管和皮帶用力毆打我,他還扇了我耳光,我的鼻子流了很多血,”她一邊說著,一邊撫摸著自己的左邊臉頰示意血流下來的位置。Zeinat的手臂也脫臼了,她說:“即使到現在,我拿東西的時候,傷口還在隱隱作痛。”而她的朋友則被打到臉部骨折。她說,ISIS武裝分子和巴格達迪本人,都具有極強的報復心。“巴格達迪告訴我們,‘你們捱打的原因是企圖逃跑,我們(ISIS組織)選擇了你們來皈依我們的宗教,是我們選擇了你們,你們現在已經屬於伊斯蘭國了。’”ISIS的精神控制除去身體上的折磨,Zeinat和其他女孩在精神上也飽受摧殘。“他(巴格達迪)經常給我們洗腦,讓我們忘記自己的父親、兄弟,”Zeinat說,“他說他們(伊斯蘭國組織)已經殺死了我們的父親和兄弟,並娶了我們的母親和姐妹。”雅茲迪族人擁有著自己獨特的宗教信仰。他們相信至高無上的神創世之後,又創造了孔雀天使來保護世上的子民。特殊的宗教信仰曾令雅茲迪人在歷史上屢遭迫害。而對於極端崇尚伊斯蘭教的ISIS而言,雅茲迪人的宗教信仰也被其攻擊為“邪教”和進行“魔鬼崇拜”。為了達到從精神上徹底控制這些奴隸們的目的,ISIS通常還會對她們進行恐嚇和威脅。剛被巴格達迪帶回家的時候,Zeinat和女孩們就被要求觀看一段ISIS武裝分子斬首西方人的影片,並以此被威脅她們拋棄掉自己作為雅茲迪族人的信仰,否則就會和影片中的人落得同樣下場。“影片中是一個記者,一個美國記者,而一名一身黑衣的蒙面人殺死了他,將他斬首了。”Zeinat回憶說。而巴格達迪則對她們說:“你有兩個選擇,歸順我們,或者像影片中的人那樣死去。”Zeinat對影片內容的描述和外界看到的ISIS斬首影片基本一致。14歲的雅茲迪男孩艾哈邁德(Ahmed)也曾對《每日郵報》透露ISIS是如何在臭名昭著的“殺人青訓營”中教他和其他年輕的男孩去殺人的。ISIS於去年八月在伊拉克劫走了這名14歲的男孩和他的家人,強迫這個男孩出現在該組織用於向全世界展示“武裝分子教導年輕男孩如何將人斬首”的宣傳影片中。這名男孩說道:“他們(ISIS)告訴我雅茲迪人是骯髒的人種,理應被斬首。如果我不做(殺人),他們就會殺了我。”關於凱拉·米勒(KaylaMueller)Zeinat透露,她和已故的美國人質凱拉·米勒相遇於拉卡市的一座監獄,她當時被關在那裡作為從巴格達迪家中逃跑的懲罰。凱拉和她曾被關在同一間牢房裡好幾個星期,在一起被監禁的日子裡,她和凱拉的關係很親近,“她是我的朋友,就像我的一個姐妹一般”。“我第一次踏入牢房的時候,我看見了凱拉,我以為她也是雅茲迪族人,所以對她講了庫爾德語。然而她對我說‘我聽不懂’,所以我又換了阿拉伯語……我告訴她,我是一個雅茲迪族女孩,來自辛賈爾,是被ISIS抓來的。”“在那之後,我們一直呆在一起,情同姐妹。”“監獄裡的空間太小了,光線又很暗,沒有電。當時又是夏天,天氣非常炎熱,”她說道,她們能夠在早上得到一些麵包和乳酪,晚上則是米飯或者通心粉,“量非常少,我們長期處於飢餓之中。”而後,Zeinat回憶,她們又被轉移到了ISIS高層領導人阿布·沙耶夫(AbuSayyaf)名下的一棟房產之中。根據美國政府官員的說法,阿布·沙耶夫在組織中主要負責管控ISIS鉅額的石油收入。同時,Zeinat說:“凱拉曾私下透露說她曾經被阿布·巴格達迪強姦。凱拉向我透露了詳情,阿布·巴格達迪強姦了她4次。”“有一次,當凱拉回來後(之前她被帶去見巴格達迪),我們問她‘為什麼你在哭’。”然後凱拉告訴我們巴格達迪對她說,“你必須成為我的妻子,不管你願不願意,你將是我的妻子,如果你拒絕,我會殺了你。”根據Zeinat的回憶,巴格達迪將米勒視為自己的“妻子”,迫使她穿著傳統面紗以遮住面部。“巴格達迪娶了她……他認為她是他的妻子,他不允許他的朋友阿布·沙耶夫看到她的臉,她總是不得不穿上Niqab(伊斯蘭教傳統面紗,用以遮擋面部)。”她還提到,巴格達迪還贈予了米勒一塊手錶作為他擁有米勒“所屬權”的證物。“是一個看上去很普通的手錶,但又是如此貴重……他將這種同一型別的手錶送給了他的每一位妻子。”ISIS宣稱《古蘭經》鼓勵他們俘虜和強姦非穆斯林女性,Zeinat表示,巴格達迪同樣威脅她和另外的女孩們說她們也將被迫成為他的性奴隸。“巴格達迪告訴我們,他對凱拉所做的事,同樣也會對我們做。他(巴格達迪)說‘週五,週五就將輪到你們了’。”Zeinat表示,她曾經拼命說服凱拉·米勒和自己一起逃跑,但每次都無濟於事。“當我聽到凱拉告訴我的一切,我想逃跑,我對凱拉說讓她和我一起逃走,但凱拉拒絕了。她同我說了美國記者被斬首的事,認為‘如果我逃跑的話,他們也會將我斬首的’。”這位人道主義工作者曾在印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地為人道主義援助組織工作。敘利亞衝突爆發後,她前往敘利亞和土耳其邊境地區為難民提供幫助。2013年8月,她在敘利亞阿勒頗一家醫院工作時遭“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綁架,據信於2015年在約旦轟炸中身亡。但據BBC報道,兩位曾經也當過巴格達迪性奴隸的雅茲迪女孩對BBC記者說,凱拉·米勒並非身亡于飛機的轟炸,而是死於ISIS之手。披露ISIS組織頭目的生活習慣作為巴格達迪曾經的奴隸,Zeinat無疑能夠提供有關這位ISIS頭目日常生活的一些關鍵性線索。“ISIS的這位領導者是一個晚起者。”她說,“他通常上午10點才起床,然後直到午夜才上床睡覺,他每天有三、四個小時的時間呆在自己的房間裡。”“有的時候,他也會和我們交談一下……但隨後我們可能會有好幾天都看不到他,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巴格達迪看起來和他最近的照片幾乎一樣,照片是在摩蘇爾一座清真寺前拍攝的,“但他沒有身著這樣的(傳統穆斯林)服飾,他穿著一件普通的衣服,也沒有戴著圖片中的那塊手錶,是另一塊表。”這位恐怖組織的大頭目對手機可是避之唯恐不及。根據Zeinat的說法,巴格達迪相信聯軍的部隊能夠根據手機訊號追蹤到他的具體位置。“巴格達迪和他的家人一直在不停地搬家,一個家到另一個家,一個鎮到另一個鎮。”Zeinat說。她到來後的第二天,一場空襲將隔壁的屋子炸燬,促使整個巴格達迪家族馬上收拾行裝進行搬家。“他和所有ISIS的指揮官們都保持著很密切的聯絡,只是我並不知道他是如何與他們聯絡的。”她說,“巴格達迪不使用手機,他非常害怕戰鬥機掌握到他的行蹤。”因此,Zeinat相信,巴格達迪應是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和自己的指揮官們進行溝通的,那些深得其信任的心腹在其中幫忙傳遞訊息。然而對於Zeinat,“肯定是沒什麼好話的”,她不斷遭受折磨,一天也沒有停過,這令她下定決心要逃跑。最終,她發現了一個機會。逃出生天“我發現房間裡有一扇窗戶,”Zeinat說,“窗戶有些微的破損,我們就一直用力推它,推它,直到那裡出現了一點空隙。”空隙恰好足夠大到能令她和她的朋友從中爬出。她回憶稱,那時正夜深人靜,她們奔跑著,不停地奔跑著……“當時我們並不知道要往哪裡跑,只是不住地向神祈禱,祈禱神幫助我們,讓這一切痛苦結束。我們不知道該去哪裡,也沒有任何計劃……只是朝著任意的方向拼命地奔跑著。”她們在逃跑途中還遭遇了ISIS武裝分子的槍擊,不過,在她們跑著,爬著,躲藏著行進了幾個小時之後,最終到達了一個小村莊。“我們注意到所有的房子都沒有通電,只有一間屋子有電。”她回憶道。我(對我的朋友)說“我們就去求助那間屋子裡的人,ISIS因為害怕空襲總是將所有燈關掉,那一間亮著燈的房屋就是我們的希望”。隨後,她們所求助的那家的男主人和他的表弟騎摩托車將這兩個女孩送達了安全的地方。“我們穿著覆蓋全臉的黑色niqab(伊斯蘭傳統面紗)坐在他們身後的摩托車後座上。”她解釋道,“他們載著我們……穿過田野和后街,以躲避路途中所有的檢查站。”受害者們的未來Zeinat終於和她的母親和兄弟姐妹們幸福地團聚了,然而她還有3個姐妹仍在ISIS手裡,前途未卜,她的父親也失蹤了,據信已經死亡。ISIS武裝分子綁架、強姦、折磨和屠殺了數以千計的雅茲迪人,聯合國指控該恐怖組織對雅茲迪族人犯下了種族滅絕罪。據路透社報道,逃出ISIS魔窟的曾經的奴隸們正面臨著嚴重的“創傷後”心理修復問題。一些受害者在到達伊拉克北部安全區之後,接受不到任何心理治療,那些被囚禁、折磨和強姦的日子也許會成為她們一輩子的夢魘。一個名為YAZDA的雅茲迪人救助組織的工作人員JameelChomer告訴路透社記者:“那些逃出來的女孩,她們沒有地方住,只能和其他的難民一起擠在狹小的帳篷中。她們還在持續地受苦,心理和身體的治療都很缺乏。”歷經長達兩個半月的痛苦折磨而最終成功逃脫,Zeinat現在希望忘掉過去的種種,開始新生活,她想要移居海外,接受教育併成為一名教師。同時她也希望,她向有關部門所提供的資訊能夠幫助聯軍儘快找到巴格達迪,“我希望他們殺了他,”她說,“越快越好。”“他殺人,逼迫別人背棄自己的信仰。他對女人實施性侵,還令多少家庭離散,多少親人生離死別.”她一字一頓地說,“我想讓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