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8月6日發生的大事件

中國與查德正式恢復外交關係

2006年8月6日(農曆2006年7月13日),中國與查德正式恢復外交關係。中乍兩國外長在北京簽署復交聯合公報2006年8月6日晚,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與查德外交和非洲一體化部長艾哈邁德·阿拉米分別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簽署復交公報,中國與查德正式恢復外交關係。查德屬於非洲內陸國家,人口不多,只有850萬人,但面積卻有128萬餘平方公里。查德曾是與臺灣當局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中,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中乍兩國曾於1972年11月28日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1997年8月12日,查德政府違背中乍建交公報原則,與臺灣當局“建交”,中國政府宣佈自同年8月15日起中止同查德的外交關係。中乍中止外交關係的訊息一傳出,立刻在查德國內激起千層浪,反對的聲音從各個領域發出,包括政府內部、反對黨、老百姓、留學生……很多議員甚至在議會上對政府公開進行指責。當時,查德正面臨比較嚴重的經濟困難,經常發不出工資來,連公務員的工資都拖欠好幾個月。查德一些人無奈地說:“我們不是對中國不友好,但是現在為了政權的穩定,為了能發出工資,我們實在是沒有辦法。”儘管在政治上斷交,但中乍的經貿往來從來沒有停止過。雙邊貿易額從斷交時的兩三百萬美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2.06億美元。近些年,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和非洲國家的友好關係發展得轟轟烈烈。不少到過中國的非洲國家代表都驚異地發現,20年前的“老朋友”已經徹底變了模樣,於是,自覺自願地成為我們的宣傳員。在這種趨勢下,被排斥在中非友好大潮之外的查德,越來越感到孤獨。這時,很多友好的非洲國家主動提出,願意幫助中國做查德政府的工作。一些查德的官員也主動表示出重建友好關係的願望。當雙方都有這樣的意願並能滿足對方的基本要求時,自然而然就坐到了一起。8月6日,查德外交部長帶著總統的親筆信到達北京。23點03分,兩國外長簽署了復交檔案。首都,恩賈梅納市是查德首都,發展仍處於落後。部落,查德境內的一個傳統部落。產房,查德北部的一處產房,北部基礎建設仍處於落後狀態。難民,停留在查德境內的達爾富爾難民。沙裡河是查德境內的一條內陸河流。恩賈梅納的一條主要街道。一位裁縫正在售賣查德傳統服裝。一群查德青年聚集在文化中心前Zakuma公園查德婦女首都恩賈梅納機場加魯阿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