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8月14日發生的大事件

清朝光緒帝載恬出生

在149年前的今天,1871年8月14日(農曆1871年6月28日),清朝光緒帝載恬出生。1871年8月14日(同治十年)光緒帝載恬,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這種特殊的家庭環境,他在同治病故之後被指定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緒34年砒霜中毒而死,終年38歲,廟號德宗,葬於河北易縣崇陵。光緒帝19歲親政,他富有年輕人的進取精神,願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國之君”,積極支援變法,一度成為維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變法危及封建守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為主的清室貴族的阻撓。戊戌變法的失敗,使清王朝改變舊章的一線生機被扼殺。光緒帝沒有勇氣衝破封建倫理思想的束縛,“天顏慼慼,常若不悅”,心境悲愴,終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劇命運。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慈禧只好挾光緒帝倉皇逃到西安。義和團運動後,各地反清武裝起義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國廣泛傳播,清王朝瀕於覆滅的邊緣。光緒皇帝。1871年8月14日(同治十年)出生於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親妹妹,這種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在同治皇帝駕崩後被慈禧太后指定為皇帝。1880年,兒時的光緒帝在皇家護衛看照下騎馬。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幼年的光緒皇帝和弟弟。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掌控,未曾掌握實權。童年時的載湉(光緒帝站立者)、載灃(椅子上坐者)與生父醇親王奕譞的合影。1898年,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少年時的載湉(光緒帝)與生父醇親王奕譞的合影。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囚禁慈禧,但反被袁世凱出賣,從此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臺。1900年英國鄂丁香菸公司發行大清光緒皇帝真像照片卡(珍貴)。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故稱“百日維新”。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病死,享年38歲,葬於清西陵的崇陵。20世紀末各國君主的畫像,前排坐著的左邊第二個為光緒。晚清皇室集體畫像,前排右二為光緒皇帝。1905年,光緒出大清門前往天壇,遠處是天安門。光緒自天壇返回紫禁城(自前門入,進大清門之前)。光緒自天壇返回紫禁城(自前門入,進大清門之前)。光緒自天壇返回紫禁城(自前門入,進大清門之前)。點評:關於光緒皇帝,長期以來史學界的評價不一,大體有四種觀點:一是“洋務派的皇帝說”;二是“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說”;三是“愛國開明皇帝說”;四是“維新皇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