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8月14日發生的大事件

八國聯軍侵佔北京

在120年前的今天,1900年8月14日(農曆1900年7月20日),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八國聯軍在天安門前列隊1900年8月14日凌晨,八國聯軍對北京發動總攻。俄軍攻東直門,日軍攻朝陽門,美軍攻東便門。上午11時東便門被攻破,部分美軍最先攻入外城。英軍中午始達北京,攻廣渠門,至下午2時許攻入。晚9時,俄、日軍各自由東直、朝陽破門而入。英人當日記道:“日本人和俄國人所面對的滿城城牆,高六十英尺。頂部寬四十英尺,”“城牆的頂上聚集著軍隊,這兩支軍隊整天都被阻截住。作了無數次用強烈棉炸藥轟開城門的努力,但是,每次派人去點燃引信時都被打倒了。這樣持續到日本人和俄國人都各遭到了一百人被打死的損失。”美軍攻打東便門時,“城牆只有三十英尺高,九英尺寬”,且“離中國人的火力較遠”。於是美軍“決定從城牆的角上用梯子爬上去,第九步兵隊一些人帶著星條旗爬了上去”。不過,雖然這是首先進入北京外城,“他們暴露在從滿城城牆上射來的令人苦惱不堪的炮火之下”。中午,英軍向宣武門衝擊前進,“在十到十二發炮彈放出之後,城門就開啟了”。15日,八國聯軍向北京內城及紫禁城進攻,美國人說:“已經決定攻打皇城,沙飛將軍就命令美軍在前門集中。在十五日早晨七點三十分左右,在前門上面內城城牆上架了四門大炮,”“三門大炮瞄準西邊一又四分之一英里的順治門,敵人的步兵和可憐的炮兵正在那兒開火。另一門炮正對準皇城。”當聯軍衝開天安門向皇城的第二道城門進攻時,“遭到城牆上、城樓上猛烈火力的攻擊”。這日,炮聲不絕,齊向內城轟擊。美軍在正陽門上發炮,前三門內火煙滾滾。及夜,北望城內,半天通紅,照耀如晝。深夜子時,“聞排槍不絕,正官兵在天安門接仗”,“以洋兵炸炮力猛,勢遂不支,收隊入午門”。清軍虎神營守後門、景山一帶,列陣而待,黎明之時,“與洋兵鏖戰許久,陣亡士卒甚多,屍橫遍地。炮火來去,將後門轟毀,波及兩旁房屋,盡成劫灰”。守安定門的是前吉林將軍延茂,知大勢已去,遂下城。“於是京師內九門全為英、日、美、俄四國所得,而樹其旗幟矣”。清軍在各街道與聯軍巷戰,聯軍與清軍交戰一日,彼此均不甘休,日、俄、英各軍漸漸驅逐清兵退至西北兩方。美軍則帶炮兵進攻皇城南門,“當即毀去數門”。16日,清軍繼續在京城各處激烈巷戰,目擊的美國人說:“有數千人自前日下午,已藏於宮牆之內,以候機會。中國槍彈亦甚猛烈,予由破裂傾斜之門跑進,心中跳動不已。”“有中國死屍在地,此皆性質堅毅,遇攻不退,死而猶烈者也。”法國大主教樊國樑當日記道:“街上防壘甚多,皆以米袋為之。除拳匪及屋內官兵不計外,街上駐守之官兵其數至少也達一千五百,皆持快槍。”早7時,日兵、法兵救援西什庫教堂,在西華門與清兵激戰,清兵戰死800人,法兵死2人,傷3人。10時許,法公使、提督皆在西什庫教堂與樊主教相見,“互慶餘生,擁抱為禮”。該教堂被圍兩月餘,“共死教民四百人,地雷炸死小孩七十六口,法兵死十人,意兵死五人。”至晚間,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全城。各國司令官“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北京陷於空前的痛苦之中,這是中國首都數百年來首次為外國佔領軍洗劫。日本人植松良二之現場報導說:“巍然之櫓樓,為聯軍擊碎燒棄,已失數百年來巍奐之美觀,舊跡留者,僅一二耳。城內外慘遭兵燹,街市毀失,十分二三。居民四面逃遁,兄弟妻子離散,面目慘淡。貨財任人掠奪者有之,婦女任人凌辱音有之,不能自保。此次入京之聯軍,已非復昔日之紀律嚴明。將校卒軍士,軍士約同輩,白晝公然大肆掠奪,此我等所親見。計京城內富豪大官之居宅,竟無一遭此難者,決非過論。”“並將內外銀庫所貯銀兩,及錢法堂存貯新鑄制錢數百萬串,祿米等倉存貯米石,均皆搬運一空。”“並聞內廷各宮殿及頤和園內陳設,均已搜掠罄盡雲。”時人報道說,各國洋兵“俱以捕拿義和團、搜查軍械為名,三五成群,身跨洋槍,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戶踹門而入。臥房密室,無處不至,翻箱倒櫃,無處不搜。凡銀錢鐘錶細軟值錢之物,劫擄一空,謂之擾城。稍有攔阻,即被戕害”。瑞澄在家書中稱:“各國洋兵已滿九城,火光沖天者三日夜,地安門橋以南燒盡,西四至西單燒盡,朝陽門樓、前門樓均燒化為烏有。”瓦德西給德皇報告稱:“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又因搶劫時所發生之強姦婦女,殘忍行為,隨意殺人,無故放火等事,為數極屬不少,亦為增加居民痛苦之原因。”聯軍洗劫紫禁城、三海、皇史城、頤和園等。天壇損失祭器1148件,社稷壇損失祭器168件,嵩祝寺丟失鍍金佛3000餘尊、銅佛50餘尊、磁佛13尊、磁瓶12對、鍍金器物40件、銀器7件、銅器4300餘件、錫器58堂件、幢幡70堂首、錦緞繡品1400餘件、竹木器110餘堂份、墨刻珍品1600餘軸、樂器100餘件。六部九卿等各衙署俱被各國軍隊佔為營房,瘋狂洗劫。鑾駕庫丟失輦乘21乘、鑾駕1373件、車轎12件、玉寶2件、皇妃儀杖282件、皇嬪彩杖84件、新舊雲盤傘各1件、錦緞旗面133件、象牙9只、象鞍2盤、戰鼓2面、更鐘2架、靜鞭2件以及隨什物若干。翰林院丟失數萬冊經史典籍,《永樂大典》又失去307冊,錢法堂的數萬串新鑄銅錢、太常寺的金鋼祭器、光祿寺的金銀餐具,均被洗劫一空。日軍從戶部銀庫搶走300萬兩銀子和無數綾羅錦緞,從內務府搶走32萬石倉米和全部銀兩。僅各處庫款所失約計銀6000萬兩,其它典章文物、國寶奇珍的價值難以估算。各王公府第也極力誘人。法軍從禮王府搶走銀子Z00餘萬兩和無數古玩珍寶,又從立山家裡搶走365串朝珠和約值300萬兩白銀的古玩。日軍從寶均府中搶走藏在井中的30萬兩白銀,據內務府奏:“皇宮失去寶物2000餘件,內有碧玉彈24顆、四庫藏書47506本、金時辰鍾2具、李廷圭墨1臺、琬挺大屏4扇、玉馬1匹、《發逆璽印》1本、真墨晶珠1串、發逆林鳳翔、洪宣嬌牙齒l合。至於民居、商號、店鋪受損無從估計。入城之初,八國聯軍即包圍各壇口搜捕義和團,僅在莊王府一處即殺團民1700多名,甚至凡遇中國人就放槍擊殺。法軍將一群中國人逼到一條死衚衕裡掃射15分鐘,直到沒有一個活人為止,使館人員也以個人為快事,進行殺人競賽。北京街頭屍積如山,聯軍驅逐華人清理處屍後,又把清理者全部擊斃。八國聯軍在北京齊化門(今朝陽門)外屠殺義和團民被八國聯軍轟毀的北京民房被八國聯軍轟毀的北京齊化門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英國公使竇納樂(左)高興異常八國聯軍入侵前的中國相片大全平民煙館比比皆是,簡陋的煙榻上總是橫滿了吸食鴉片的人人民流離失所。失業者下冰窖打工。洋教士在中國鄉間傳教。志願軍戰士在坑道澡堂洗澡坑道內的圖書館志願軍在坑道內改善生活遠赴中國參戰的德國軍隊登艦前,威廉二世皇帝訓話。日本海軍陸戰隊搶先開進中國,他們後來成了聯軍主力。行程近半的聯軍在廊坊遇到義和團和清政府軍的阻擊,被迫退回距天津30多公里的楊村車站,築壘防守參戰的美國軍艦“馬拉卡西”號。日軍首先攻佔了西北炮臺。攻破天津海光門(也稱南營門)後,聯軍中的英、日軍士兵正做片刻喘息。西摩爾(1840--1929),英國遠東艦隊司令,海軍中將。經八國聯軍及列強駐天津領事授權,西摩爾於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2000兵力自塘沽下艦,兵鋒直指北京,對中國不宣而戰。聯軍攻佔天津城後,舉行了大規模閱兵式。圖為閱兵後聯軍軍官們合影。法國機槍小分隊開進天津城。對懷疑是義和團民的人,無須經過必要的司法程式,即在街頭斬首聯軍攻佔天津城後,舉行了大規模閱兵式。英軍趕往閱兵場。那個背對畫外的人是都統衙門維持秩序的華人巡捕。閱兵式上的日軍佇列。向北京進發的聯軍,包括美國第15步兵團的這支樂隊聯軍參加攻城的13700人,趕到各自的進攻出發地。日軍被分配攻打朝陽門、東直門和安定門。這是日軍在列陣。一隊日本工兵即將參加進攻東直門各國公使、商人紛紛進宮。這位先生在乾清宮的龍椅上,過了片刻皇帝癮在使館區進進出出的盡是戎裝在身的各國軍人。圖為11國公使--組成聯軍的八國加上西、比、荷三國,在共同商討對中國的議和大綱。從1900年10月到是年年底,11國圍繞談判內容,爭執不休,直到12月24日才統一了意見,向清政府提出了有12條條款的"議和大綱"。清政府被迫一條不改地接受列強的"議和大綱"為既定條約。這個大綱裡,"道歉"、"懲兇"、"駐軍"、"賠款"……但凡一個國家所珍惜的主權被踐踏殆盡。這個議和大綱是《辛丑條約》的藍本辛丑條約簽定。列強承認慈禧太后執政合法,同意"兩宮仍舊臨朝"。慈禧挾光緒皇帝自西安啟程,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服裝與人Clothingandpeople1896—1900年昆明貴婦華服(1899年,昆明):Aladyfromanoblefamilyingorgeonsclothing這位貴婦衣袖上兩道明顯的摺痕表明,這套華服很可能是壓在箱底的陪嫁妝奩,是專為拍這張照片而特意穿上的。若在平時,這種裝束也只是在非常正式的場合(昆明人叫“做大客”)時偶爾穿穿。寬大是當時女裝的主要特色之一,袖寬一般在一尺三四以上,大到二尺三四。除照片中清晰可見的鑲鏽服飾和頭部的珠翠鈿子(勒子)外,這種裝扮在女子的後髮髻上一般還有若干飾物:一對長約四寸、闊近半尺、重至三、四兩,銀底板上鍍金點翠的大寶石花,一枝大挖耳及若干枝玉茉莉果針、若干枝絨花,再連上簪子、綰針等,再加上一對金耳環附一對玉連環,其重可想而知。如此繁複的裝扮配在一雙小腳上,當時的貴婦自然是宜靜不宜動,囿於“婦道”之中的。她為何緊皺雙眉(1896年)Whydoessheknitherbrows從衣著上一望就可知,照片中的女孩決不是來自平常的人家。AugusteFrancois,中文名叫方蘇雅。1896年至1904年,法國駐滇總領事。身穿越南皇帝的皇袍,一向自認為“增添威儀”的小鬍子卻增添了喜劇效果。1896年她出自何方名門,方蘇雅與他的家人是何種交情,以及她後來的身世如何現在已難考證,但方蘇雅對她的特別關注是顯而易見的。在他的相簿中不僅有她與家人的合影,又讓他的侍衛官抱著她留下了這張傳神之作。無疑,她的引人注目之處全在於眉眼之間深刻的愁怨之情,這與她幼小年齡之間的巨大反差產生了驚心動魄的力量。那本是一箇中國人理應憤懣的年代,方蘇雅鏡頭之下多的卻是圖中侍衛官一類低眉順眼的形象,看來令人莫名難受。這個裹在一身富麗之中的千金小姐卻不但有著與生俱來的憂鬱,更以一種凌厲無畏的眼光從一角逼視著遠處(根本無視她眼前的鏡頭),使整幅照片驟然狹窄而且緊張,幾乎要將旁邊的成年男子擠出畫面。這悲情,這不可名狀的滄桑從何而來?又是什麼主宰著她令人迷惑的內心?——是沉痛的歷史,還是不祥的預感?這百年前令方蘇雅驚詫的神秘精靈,今天仍讓人震動。傾城美婦人(1899年,昆明)Awomanofenchantingbeauty圖中女子是時任雲南府厘金局(相當於現在的稅務局、海關)局長的太太,為當時昆明城內有名的美女,照片中她所擁有的一切也無不體現出那個時代的美學:圓滿姣好的面相可以“望夫”,三寸金蓮意味著“婦道”,加上寬大繁複的衣裙表明她完全脫離勞動;在服飾上她鈿、環、戒齊全,金玉交輝,胸前掛著懷鏡(抑或是香包、懷錶?),鐲子更是成雙成對地在手上堆積;左手執一帕大概是女紅作品,右手執一扇與背後詩聯則是風雅所需;磁器茶杯與水煙杆為當時通用的身份地位象徵,旁邊一疊經書(《素女經》之類)也是每個淑女之必備。這一切與她身後的那些盆景在精神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不過這種關於限制與矯飾的精巧美學註定將因人非草木而從後代婦女身上消逝。東方美子(1900年昆明)Orientalhandsomeman圖中男子系當時一不可考的文官,他方臉隆鼻、眉眼有形,印堂寬大,不論在中國人還是方蘇雅眼中都是典型的中國俊男標本,所以留下這張模特式的胸像。但從今天穿越百年看回去,這名男子雖然氣質儒雅,神態也很端正,究竟缺乏生氣與力度,與方蘇雅拍下的其他清朝政府官員並無本質差別。金榜題名三名士Threesuccessesinthegovermentexamination1903年昆明在三位同一年金榜題名的雲南名士當中,以右首袁嘉穀衣著最為樸素。據《紀我所知集》載,“袁實寒土也”。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昆明人士為培補昆明風水,使才人文士能“大魁天下”,集資在相公堤上修建聚魁樓,作為經正書院高才生的袁嘉穀因家境貧寒僅“捐金五錢”,名列刻名的倒數第一位。十年後,他終於在金榜上將自己的排名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