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9月14日發生的大事件

歐洲中世紀文學家但丁逝世

在699年前的今天,1321年9月14日(農曆1321年8月22日),歐洲中世紀文學家但丁逝世。阿利蓋利·但丁1321年9月14日,是歐洲中世紀封建主義向近代資本主義轉變的歷史時期的偉大人物但丁逝世的日子。他的史詩《神曲》是舉世聞名的鴻篇鉅製。1265年6月,但丁誕生在佛羅倫薩的一個沒落小貴族家庭。當時,佛羅倫薩是義大利最繁榮的手工業中心和文化中心。但丁在少年時代就勤奮好學,他對拉丁文、詩學、修辭學、古典文學、倫理學、哲學、神學、歷史、天文、地理、音樂、繪畫無不研究,使他在青年時就成為一個多才多藝、學識淵博的人。13世紀的義大利,在政治上處於分裂狀態。北部名義上隸屬神聖羅馬帝國,但天高皇帝遠,神聖羅馬皇帝統治不到這個地方,仍然是域邦林立,真正擁有實權的是義大利的教皇。當時在佛羅倫薩有兩個黨,一個叫威爾弗黨,代表市民階級和城市小貴族的利益,主張依靠教皇統一義大利。另一個叫吉伯林黨,代表封建貴族,又稱皇帝黨。兩黨鬥爭很激烈。但丁青年時代就參加威爾弗黨,24歲時,他參加了對吉伯林黨的作戰,這是他參加政治鬥爭的開始。1266年,威爾弗黨戰勝吉伯林黨,掌握了佛羅倫薩的政權。但丁以醫生和藥劑師行會的代表資格參加了佛羅倫薩的最高階會議,被任命為六名行政官之一。從事共和政權的建設。後來威爾弗黨又分裂為代表貴族利益的黑黨和代表銀行家商人利益的白黨,但丁站在白黨一邊。1302年,黑黨在教皇支援下掌了權,對白黨大肆迫害,但丁因拒不認罪,被判處終身流放。但丁在流亡過程中,周遊了許多城市,廣泛接觸到義大利動亂的現實和平民階層的困苦生活,加深了對義大利的認識,堅定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向反動勢力屈服。反動勢力答應他,只要宣誓懺悔,繳納稅款,就可以赦免。但他拒絕,最後在流放中死去。他的作品有:《饗宴》(1304~1307)是註釋自己的詩作,介紹古今文化知識,提供精神食糧。《論俗語》(1304~1305)論述義大利語言的歷史演變和特點,批判中古文人推崇拉丁文的偏見,為義大利民族語言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帝制論》(1310~1313)闡述了政教分離,相互平等的觀點。偉大史詩《神曲》的寫作,始於放逐初年(約1307),完成於逝世以前不久,分《地獄》、《煉獄》、《天堂》三部,每部33歌,加上序曲,共100首,計14233行。作品以詩人自己為主人公,描述在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和貝婭特麗齊分別引導下游歷地獄、煉獄和天堂三界的情形。《神曲》深刻地反映出從封建的中世紀向近代資本主義過渡的時代的歷史變革,透露了新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同時又廣泛地描繪了當時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各個領域的狀況,故又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鉅著。但丁譴責教會干涉世俗政治、破壞義大利統一的罪惡,批判僧侶階級的貪婪、驕橫和腐敗。他摒棄中世紀一切歸於神的觀念,強調人賦有理性和自由意志,應該奮發向上,去創造自己的命運。《神曲》批判中世紀矇昧主義,提倡學習文化,追求美德和知識,讚美人的才能和智慧。詩人對魚肉人民的封建領主、橫行不法的貪官汙吏、重利盤剝的高利貸者、追逐金錢的市民階級,也提出了嚴峻的批判。詩中也反映出但丁沒有徹底擺脫中世紀思想和神學觀念的羈絆。《神曲》結構宏偉縝密,刻劃物態生動有力,韻律嚴謹優美。它原名《喜劇》,表示作品以光明和歡樂結局。後人為了表示對詩人的崇敬,稱作品為“神聖的”《喜劇》,中譯本通稱《神曲》。《神曲》1958年義大利版本神曲(Commedia,DivineComedy),義大利詩人阿利蓋利·但丁(DanteAlighieri,公元1265-公元1321)的長詩。寫於1307年至1321年,全詩為三部分:《地獄》(Inferno,Hell)、《煉獄》(Purgatorio,Purgatory)和《天堂》(Paradiso,Paradise),譴責教會的統治,但仍然未擺脫基督教神學的觀點。但丁的作品《神曲》中譯本封面阿利蓋利·但丁以第一人稱記述自己35歲時(人生的中途)誤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徵罪惡),在一座小山腳下,有三隻猛獸攔住去路,一隻母狼(象徵貪慾),一隻獅子(象徵野心),一隻豹(象徵逸樂),又一種說法是說它們分別象徵教皇、法國國王和佛羅倫薩人。他在呼救時出現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靈魂,對他說:“你不能戰勝這三隻野獸,我指示你另一條路徑”。帶領他穿過地獄、煉獄,然後把他交給當年阿利蓋利·但丁單相思暗戀的情人貝亞德的靈魂,帶他遊歷天堂,一直到見到上帝。在他描述的世界,地獄是一個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從上到下逐漸縮小,越向下所控制的靈魂罪惡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旦掌握漏斗頂端,他們從魔王的尾巴爬過地心,另一面是煉獄。煉獄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對的地球另一面海中,靈魂在這裡懺悔滌罪,山分七層象徵著七大罪,每上升一層就會消除一種罪過,直到山頂就可以升入天堂。天堂分為九層,越往上的靈魂越高尚,直到越過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聖母和所有得救的靈魂所在,經聖母允許,就能一窺三位一體的上帝。在經過地獄、煉獄、天堂的一路上,阿利蓋利·但丁和所遇到的有名的靈魂交談,包括歷史上好的壞的許多著名人物,他將自己欽佩和厭惡的人物分別納入各個部位,將教皇甚至他痛恨的一些佛羅倫薩人全打入地獄。有些詳細情況聖經中並沒有記載,是他自己發明的,但也符合邏輯。其中也包括許多他對神學問題的見解,系統地闡述了基督教對世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