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科學家因DNA修復機制獲諾貝爾化學獎
2015年10月7日(農曆2015年8月25日),瑞典、美國三位科學家因DNA修復機制獲諾貝爾化學獎。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50分,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瑞典科學家托馬斯·林道(TomasLindahl)和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里奇(PaulModrich)、阿齊茲·桑卡(AzizSancar)獲獎。理由是表彰他們在研究DNA修復機制上取得的成果。諾貝爾獎委員會在頒獎詞中說,他們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解釋了細胞如何修復DNA的機制,以及細胞如何對遺傳資訊給予保護。這對於研發針對癌症的新的療法非常重要。三人將均分800萬瑞典克朗獎金。托馬斯·林道生於1938年,畢業於著名的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目前在英國弗蘭西斯克裡克研究所擔任教授。保羅·莫德里奇生於1946年,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目前就職於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所和杜克大學。同樣生於1946年的阿齊茲·桑卡同時具有美國和土耳其國籍,1977年畢業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目前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擔任教授。DNA修復機制DNA修復(DNArepairing)是細胞對DNA受損傷後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可能使DNA結構恢復原樣,重新能執行它原來的功能;但有時並非能完全消除DNA的損傷,只是使細胞能夠耐受這DNA的損傷而能繼續生存。也許這未能完全修復而存留下來的損傷會在適合的條件下顯示出來(如細胞的癌變等),但如果細胞不具備這修復功能,就無法對付經常在發生的DNA損傷事件,就不能生存。所以研究DNA修復也是探索生命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與軍事醫學、腫瘤學等密切相關。對不同的DNA損傷,細胞可以有不同的修復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