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談家楨逝世
2008年11月1日(農曆2008年10月4日),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談家楨逝世。談家楨先生在教學中2008年11月1日,國際遺傳學家、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談家楨逝世。談家楨(1909年--2008年),浙江寧波人,國際著名遺傳學家,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之一,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新中國成立後,他在復旦大學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建立了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組建了第一個生命科學學院,並擔任中國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大辭海》的副主編。談家楨先生從事遺傳學教學和研究七十年,先後教過普通生物學、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胚胎學、遺傳學、細胞學、實驗進化學、細胞遺傳學、達爾文主義、輻射遺傳學、原生動物學等課程。他先後發表了百餘篇研究論文和學術論述方面文章,主要彙集在“談家楨論文選”(1987年,科學出版社)和“談家楨文選”(1992,浙江科技出版社)中。他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有關瓢蟲、果蠅、獼猴、人體、植物等的細胞遺傳、群體遺傳、輻射遺傳、毒理遺傳、分子遺傳以及遺傳工程等。特別在果蠅種群間的演變和異色瓢蟲色斑遺傳變異研究領域有開創性的成就,為奠定現代綜合進化理論提供重要論據。他發現了瓢蟲色斑遺傳的鑲嵌顯性現象。引起國際遺傳學界的巨大反響,認為是對經典遺傳學發展的一大貢獻。談家楨先生堅持科學真理,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遺傳學事業。他為遺傳學研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遺傳學專業,建立了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組建了第一個生命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