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每年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
在30年前的今天,1990年2月13日(農曆1990年1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每年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在華盛頓紀念廣場舉行愛滋病防治活動,來自50個州和12個國家的8288名愛滋病人的被單陳列在一起。1990年2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每年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世界艾滋病日,這天旨在提高公眾對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傳播的意識。訂為12月1日是因為第一個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診斷出來的。全球衛生部大臣關於艾滋病預防計劃的高峰會議上提出的。從此,這個概念被全球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慈善機構採納。世界艾滋病日的標誌是紅綢帶。艾滋病已造成超過兩千五百萬人死亡。即使最近世界許多地區的治療管道已經改善,2005年仍有310萬左右(280萬到360萬之間)人死於艾滋病,其中約有57萬人是兒童。“世界艾滋病日”的目的有四個方面:第一,讓人們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範圍內是能夠加以控制和預防的;第二,讓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第三,透過艾滋病日的宣傳,喚起人們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為他們的身心已飽受疾病的折磨,況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動的、無辜的;第四,是希望大家支援各自國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規劃,以喚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動起來支援這方面的工作。愛滋病患者米克斯眼中充滿了絕望和恐懼。幾天以後他死了,這幅照片引起了人們對愛滋病的關注。美國的愛滋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