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收購夏普
2016年3月30日(農曆2016年2月22日),富士康收購夏普。富士康收購夏普2016年3月30日,鴻海(大陸稱“富士康”)今日下午證交所舉行重大資訊說明會,董事會決議認購夏普發行新普通股,每股日幣為88元,從原先的每股118日圓再往下砍,降幅達到25%,收購金額從最初的近60億美元降至不到45億美元。夏普也接受了該提議。夏普在提交給東京證交所的檔案中稱,計劃向富士康發行新股,以換取富士康3,888億日圓(約合35億美元)的注資。這個注資數字低於富士康上個月提議的4,890億日圓。鴻海在2012年3月27日釋出有意入股夏普的訊息,四年來經歷風風雨雨,期間曾經一度停擺,終於盼到將修成正果的關鍵時間點。分析人士認為,夏普債權銀行團的支援,以及鴻海四年來不斷釋出善意,加上夏普亟需資金活水等三關鍵因素,是促成鴻夏戀成局的關鍵。在二月底雙方簽約之前,鴻海集團報出的收購價格在60億美元左右,這一報價也高出了競爭對手日本產業革新機構。然而就在簽約之前,鴻海集團突然發現,夏普有一筆30多億美元的潛在債務,如果發生訴訟、大裁員,這筆債務將變成真實的常規債務,這將給鴻海造成巨大財務風險。除了派出人員對夏普的這筆潛在債務進行調查之外,鴻海集團也對外宣佈,已經要求夏普提供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預期報告。種種跡象表明,鴻海對於夏普的情況越來越不放心,需要做更多的盡職調查。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夏普提供給鴻海集團的更多財務資料表明,在今年第一季度,夏普的業績並不是原來預期的盈利,反而是更大的虧損額。然而,鴻海集團是根據夏普盈利的業績預期,報出了自己的收購價格。鴻海收購的夏普股權中,包括了夏普的普通股,也包括主要銀行持有的優先股,優先股收購金額高達9億美元。之前已經有報道稱,鴻海已經和兩家銀行聯絡,要求降低優先股資產的轉讓價格,另外因為出現了意外的潛在債務,因此鴻海要求兩家銀行未來必須提供更多的財務承諾,確保獨立運營的夏普不出現巨大風險。按計劃,鴻海集團將收購夏普三分之二的股權,從而獲得控股權地位。除了最重要的液晶面板資產之外,鴻海集團也將獲得夏普的家電業務。不過夏普未來將作為鴻海的子公司保持獨立運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