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少將熊兆仁逝世
2019年4月7日(農曆2019年3月3日),開國少將熊兆仁逝世。據報道,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熊兆仁2019年4月7日晚在福建福州逝世,享年108歲。上個世紀50年代,火遍大江南北的電影《渡江偵察記》講述了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連長領導的江南遊擊隊掩護解放軍渡江的故事。電影中那支英勇部隊最高領導的原型就是開國將領熊兆仁。“黃河黃河,我是長江”,這句經典的臺詞就是出自《渡江偵察記》。《渡江偵察記》劇照生平簡介:勇猛作戰,從小兵到司令熊兆仁出生於1912年,福建省永定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熊兆仁歷任福建軍區獨立9團3營排長、閩西南軍政委員會永(定)平(和)(南)靖遊擊支隊第3大隊副大隊長、閩西南遊擊支隊第3大隊大隊長。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堅持了閩西南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熊兆仁任新四軍第2支隊4團2營5連連長、軍部特務營連指導員、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特務營教導員、第2支隊新3團參謀長。1941年“皖南事變”後,熊兆仁任新四軍第6師16旅47團政委。1943年,熊兆仁進入中共華東黨校學習。1945年2月5日,蘇浙軍區成立(轄第1、2、3、4縱隊,第1、2、3軍分割槽),熊兆仁任第3軍分割槽副司令員。後任16旅46團副團長、第1軍分割槽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0月,熊兆仁任華中軍區蘇浙皖邊區司令部司令員。1946年11月,熊兆仁任蘇浙皖邊軍事委員會軍事部部長。在蘇南地區堅持武裝鬥爭。1949年5月7日,皖南軍區成立,熊兆仁任副司令員。建國以後1950年1月,第三野戰軍兼華東軍區成立,熊兆仁任皖南軍區副司令員。後任皖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副司令員。1954年,熊兆仁進入解放軍軍事學院高階速成系學習。結業後,歷任福建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福州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福建生產建設兵團政委、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福建省第二、四屆政協副主席。1955年,熊兆仁被授予少將軍銜(準軍級、原華東軍區),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扶貧將軍”:退休後忙扶貧學桑蠶養殖1983年6月,組織上決定時年71歲的熊兆仁離休。但他離休志不休,毅然打報告參加老區建設的“戰鬥”。為了充分了解老區情況,熊兆仁像當年打游擊一樣,穿著便衣,揹著水壺、乾糧,輕車簡從,到福建省每一個老區、大部分基點村調查研究。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一個宏偉藍圖勾畫出來了:修建鐵路、公路,改善交通條件;改良養牛、養蠶,加強養殖業;改造大型水庫,發展電力;實現“五通”(通路、通電、通水、通廣播電視、通電話)工程;加強兩個文明建設。如今促成了一系列“專案”建設,對老區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修建龍梅鐵路、修建棉花灘水電站、開發紫金山金銅礦、建立種桑養蠶業基地、實現“五通”工程、建成“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贛(州)龍(巖)鐵路竣工通車。熊兆仁:“沒有老區人民的支援,我們的黨和軍隊就不可能生存和發展;沒有老區人民的流血犧牲,就不可能有新中國的成立。我們這些老戰士,有責任關心老區,建設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