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則西事件
2016年4月12日(農曆2016年3月6日),魏則西事件。魏則西的父母懷抱他的遺像,悲傷不能自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生魏則西罹患“滑膜肉瘤”,輾轉多家醫院,病情不見好轉,透過百度搜尋找到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醫生稱從國外引進的療法可“保20年”。在接受4次治療、花費20餘萬元後,仍沒有明顯效果,魏則西於2016年4月12日去世。網友認為百度推薦醫院延誤病情,百度回應表示正向涉事醫院的主管部門申請審查。這兩天,一篇關於搜尋和醫院的網文,在各大社交平臺刷屏。被查出患有“滑膜肉瘤”這種罕見病的大學生魏則西,輾轉多家醫院,病情不見好轉。後透過百度搜尋找到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在花光東湊西借的20多萬元後,仍不幸去世。魏則西生前曾在知乎撰文,詳述此次經過,並稱這種生物免疫療法,在國外早已因為“效率太低”而被淘汰了。而據報道,涉事醫院也並沒有如宣傳中那樣,與斯坦福醫學院有合作。該網帖引發網友大量轉發評論,網友還對百度與醫院提出質疑,稱百度對醫療廣告審查不嚴,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相關科室系被私人承包。目前,百度公司已就此進行了兩次緊急回應,稱魏則西去世之後,立即聯絡則西爸爸進行慰問和哀悼。但則西爸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未接到過百度公司的電話。而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目前還未就此事發聲。魏則西魏則西的葬禮2016年4月13日,陝西咸陽,則西的墓上擺滿了他生前愛吃的水果餅乾巧克力。患病求醫百度搜尋得知這家醫院“醫生說保10年20年沒問題”備受關注的“魏則西事件”起於問答社群知乎。知乎網友魏則西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系學生,於2年前體檢後得知罹患“滑膜肉瘤”晚期。據魏則西生前描述,該疾病為“一種很恐怖的軟組織腫瘤,目前除了最新研發和正在做臨床實驗的技術,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得知病情後,魏則西父母在先後帶著他前往北京、上海、天津和廣州多地進行求診,但最後均被告知希望不大。“各大腫瘤醫院都說沒有希望,讓我們再要一個孩子。”魏則西母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不過魏則西父母並未就此放棄,在透過百度搜尋得知“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後,魏則西父母先行前往考察,並被該醫院李姓醫生告知可治療,於是魏則西在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接受了4次的治療。魏則西母親回憶:“當時都說沒辦法,我們也沒有放棄。在百度上搜,看到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然後又在央視上看到,就和魏則西的爸爸先去北京考察了一次。發現這醫院人很多,全國各地哪兒都有人來治療。而且醫生告訴我們他們這兒有美國斯坦福引進的生物免疫療法,保10年20年沒有問題。於是我們決定在這裡治療,雖然費用不菲。”魏則西母親解釋說,當時原本希望去307醫院治療,但是到北京考察後發現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情況不錯,而且醫院內還播放著央視的報道,一聽能保10年20年便很開心,“我們就四處借錢湊錢,決定花多少都要把孩子的病治好,最後總共治療4次,花費20多萬後,沒有明顯效果,醫生也開始改口稱,治好是機率事件。”今年4月12日,在一則“魏則西怎麼樣了?”的知乎帖下,魏則西父親用魏則西的知乎賬號回覆稱:“我是魏則西的父親魏海全,則西今天早上八點十七分去世,我和他媽媽謝謝廣大知友對則西的關愛,希望大家關愛生命,熱愛生活。”記者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獲悉,已經接到了本院學生魏則西去世的訊息,魏則西是該院2012級學生,當時以600多分的高考成績考入計算機系,其後因患病,休學留級至2013級。此外,記者透過百度搜尋找到“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電話,並在詢問“魏則西”情況時,對方確認確實有陝西籍23歲患者“魏則西”在該院接受過治療,但前臺諮詢電話無法查詢到更多資訊。魏則西去世後,事件並未就此結束,網友找出魏則西在2016年2月26日一則題為“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的回答,將百度搜尋和百度推廣推上風口浪尖。其中,“魏則西回答帖”、“魏則西去世訊息”和“百度搜尋滑膜肉瘤排名第一的是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截圖在微博上被轉載1萬餘次,網友在轉載評論中稱:“要百度給合理說法”。百度回應涉事醫院資質齊全正向相關主管部門申請審查昨日凌晨1時31分,百度官方微博“百度推廣”再次回應了“魏則西事件”,微博寫道:“針對網友對魏則西所選擇的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的治療效果及其內部管理問題的質疑,我們正積極向發證單位及武警總部主管該院的相關部門遞交審查申請函,希望相關部門能高度重視,立即展開調查,如果調查結果證實該院有不當行為,我們全力支援則西家屬透過法律途徑維權。”記者搜尋公開資料發現,早在4月28日時,百度官方微博“百度推廣”就曾回應過該事件,當時的回應中寫道:“得知此事後,立即與則西爸爸取得聯絡,致以慰問和哀悼,願則西安息!對於則西生前透過電視媒體報道和百度搜尋選擇的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我們第一時間進行了搜尋結果審查,該醫院是一家公立三甲醫院,資質齊全。”但據法制晚報報道,記者瞭解到,魏則西的爸爸表示,百度從未與自己和則西的媽媽聯絡過,百度公司在說謊。他還表示,直到5月1日晚接受記者採訪時為止,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同樣並未就此事與自己聯絡過。新華社談魏則西事件據新華網北京5月2日新媒體訊息,這個五一假期,網際網路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是一個年輕生命的逝去和眾多網友為他追索公道。21歲的魏則西因罹患罕見病“滑膜肉瘤”最終不治離世,然而他生前輾轉多舛的求醫經歷透過多篇網文持續發酵、引發同情。這些文字多提到死者生前曾藉助知名搜尋引擎百度獲取治療資訊。當事公司先後在4月28日和5月1日發文回應,但每次回應後網上聲討的浪潮卻愈加反彈,矛頭所向還有前一段時間的“貼吧承包事件”和長期受到質疑的“競價排名”營利方式。作為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搜尋引擎,社會上關於百度商業倫理的討論再次高漲。拋開眼前情緒化的爭論,我們來審視網際網路搜尋工具的本質。作為IT時代最基本的應用需求,不可否認搜尋工具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效率,是人類文明邁出的一大步。但搜尋在這一事件中真的像當事公司自己撇清時說的那樣無辜嗎?網際網路作為高科技企業,積累了海量使用者資料,並基於這些資料研發功能性產品工具。而工具起到的作用是向善還是相反,關鍵看交給誰來用。是交給機器無差別的計算,還是加入了人慾的“算計”?是真心為公眾服務,積累每一次便捷帶來的微笑,還是為心存不良的金主服務,抓取每一枚可能讓良心不安的金幣?從業者的選擇,使用者都看得到,其實企業心裡更知道。競價排名這種贏利方式,本質上就是把這一好工具交給了心存不良的逐利者。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信奉“善良比聰明更重要”,這個理念因張小龍的引用而在中國廣受知曉。好產品就是積攢每一點小善,積累每一點正能量,才能獲得成功。悖善而行者,也會在一次次自我放棄後,被使用者所放棄。渡人渡已,是為善。誤人害己,人在算,天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