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牛耳楓

niú ěr fēng

牛耳楓
牛耳楓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牛耳楓
藥材拼音 niú ěr fēng
藥材別名 老虎耳、南嶺虎皮楠、假楠木
英文名稱 Bull 's-ear maple
功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
藥用部分 交讓木科植物牛耳楓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的帶葉莖枝。
(動)植物形態 常綠灌木。單葉互生,革質,寬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鈍或近圓形,有時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全緣;邊緣背卷。上表面綠色,下表面有白色細小乳頭狀突起,側脈明顯。總狀花序腋生,單性,雌雄異株;花小,花被萼狀,宿存;雄花花被片3~4,雄蕊9~10,花絲極短;雌花子房為不完全的2室,花柱短,柱頭2。核果卵圓形,有瘤狀突起,常被白粉。花期4~6月,果期6~10月。
產地分佈 常生長於海拔100~700米的山區疏林下、灌木叢或溪溝邊。分佈於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地。
採收加工 夏秋二季採收,切段,曬乾或鮮用。
藥材性狀 莖枝呈圓柱形,表面灰綠色或淺灰棕色,體輕質硬,可折斷,斷面灰白色或淺棕色,有疏鬆髓部或髓部中空。單葉互生,完整葉片展開後呈寬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鈍或急尖,全緣,邊緣背卷。上表面草綠色至淺灰棕色;下表面淺綠色至灰棕色,葉脈下表面突起,側脈明顯。革質。氣微,味微苦。
性味歸經 性涼,味辛、甘,有小毒。歸肝經、腎經。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祛風活血、止痛消腫。種仁含富馬酸,與琥珀酸合用,在體外有微弱的抑菌作用。灌胃每千克體重60毫克,對小鼠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此外,還有鎮痛、抗電休克和鎮咳作用。
臨床應用 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用於感冒發熱、扁桃體炎、風溼關節痛;外用治跌打腫痛、骨折、毒蛇咬傷、瘡瘍腫毒。
藥理研究 清熱解毒:牛耳楓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由熱引起的症狀,如高熱、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 消腫利尿:牛耳楓具有消腫利尿的作用,可以促進尿液排出,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等疾病。 抗菌抗病毒:牛耳楓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對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抗炎止痛:牛耳楓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緩解炎症引起的腫脹和疼痛。 改善迴圈:牛耳楓具有一定的血液迴圈改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迴圈,緩解血液淤滯引起的症狀。
化學成分 含生鹼、牛耳楓鹼、牛耳楓鹼乙、牛耳楓鹼丙等,還含少量反丁烯二酸等。
使用禁忌 孕婦忌用。
配伍藥方 牛耳楓、連翹、黃芩、黃連:清熱解毒、消炎抗菌,適用於熱毒引起的高熱、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症狀。 牛耳楓、金銀花、連翹、薄荷:清熱解毒、利咽降火,適用於咽喉腫痛、咳嗽、口腔潰瘍等症狀。 牛耳楓、車前子、薏苡仁、茯苓:利尿通淋、消腫利溼,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等疾病。 牛耳楓、連翹、黃芩、黃連、板藍根:清熱解毒、抗菌抗病毒,適用於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冒等症狀。
上一味中藥材: 青天葵
下一味中藥材: 猴耳環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