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白薇

bái wēi

白薇
白薇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白薇
藥材拼音 bái wēi
藥材別名 春草、芒草、薇草、白龍鬚、老君須、龍膽白薇
英文名稱 blackend swallowwort root
功效分類 清熱涼血藥
藥用部分 蘿摩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的根及根莖。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植物體具白色乳汁。根莖短,簇生多數細長的條狀根,根長達20厘米以上,直徑2~3毫米,外皮土黃色。莖直立,圓柱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全緣,兩面均被有白色茸毛,尤以葉背及脈上為密。花多數,密整合傘形聚傘花序,花深紫色,副花冠5裂,與合蕊柱等長,花粉塊每室1個。瞢英果。種子多數,種毛白色。
產地分佈 生於山坡或樹林邊緣。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
採收加工 春、秋兩季挖採根部,除去殘莖、泥土,曬乾。
藥材性狀 類圓柱形,有結節,長1.5~5厘米,直徑0.5~1.2厘米。上面可見莖基,直徑在5毫米以上,下面及兩側簇生多數細長的根似馬尾狀。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鹹。歸胃經、肝經、腎經。
功效作用 清熱、涼血、利尿。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臨床應用 用量4.5~9克,內服煎湯,或入丸散,治療陰虛潮熱、熱病後期低熱不退、熱淋尿澀等症。 治體虛低燒、夜眠出汗:白薇、地骨皮各12克;治金瘡出血不止:白薇末貼之。
藥理研究 甾體多糖苷能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減慢;水提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無鎮咳和平喘作用。毒性:腹腔注射醇提物LD50為7.5克/千克。具有退熱,抗炎等作用。
化學成分 根中主要含強心苷、揮發油等,揮發油中主要成分是白薇素,強心苷中主要成分為甾體多糖苷。另含直立白薇苷、白薇正苷A、白前苷元A、β-香樹素乙酸酯、油酸乙酯、β-谷固醇等。
使用禁忌 血虛無熱、陽氣外越、中寒食少便溏者慎服,汗多亡陽者禁服。
配伍藥方 ①治虛熱盜汗:白薇、地骨皮各12克,銀柴胡、鱉甲各9克。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②治肺結核潮熱:白薇9克,葎草果實15克,地骨皮12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③治風溼關節痛:白薇、臭山羊、大鵝兒腸根各15克。泡酒服。(《貴州草藥》) ④治金瘡血不止:白薇末貼之。(《儒門事親》) ⑤治火眼:白薇30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上一味中藥材: 地黃
下一味中藥材: 霞草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