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大戟

dà jǐ

大戟
大戟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大戟
藥材拼音 dà jǐ
藥材別名 京大戟、黃花大戟、紫大戟、下馬仙、黃芽大戟
英文名稱 Euphorbia pekinensis
功效分類 峻下逐水藥
藥用部分 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根。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株含有白色乳汁。根細長,圓錐狀。莖直立,上部分枝,表面被白色短柔毛。單葉互生;幾無柄;長圓形或披針形,長3~6厘米,寬6~12毫米,全緣,下面稍被白粉。杯狀聚傘花序,通常5枝,排列成復傘形;基部有葉狀苞片5;每枝再作2至數回分枝,分枝處著生近圓形的苞葉4或2,對生;雌、雄花均無花被,花序基部苞葉近腎形;萼狀總苞內有雄花多數,每花僅有雄蕊1枚,花線細柱形;花序中央有雌花1,僅雌蕊1枚,子房圓形,花柱3,頂端分叉,伸出總苞外並常下垂。蒴果三稜狀球形,表面具疣狀突起物。種子卵圓形,表面光滑,灰褐色。花期4~6月,果期6~7月。
產地分佈 生於路旁、山坡、荒地及較陰溼的樹林下。分佈於東北、華東及河北等地。
採收加工 春季未發芽前,或秋季莖葉枯萎時採挖,除去殘莖及鬚根,洗淨曬乾。
藥材性狀 根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15~20厘米,直徑可達4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粗糙而具側根,頂端多膨大,上有許多圓形的地上莖痕,向下漸細,有縱直溝紋及橫生皮孔與支根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面纖維性,類白色至灰棕色。氣無,味苦澀。以根條均勻、肥嫩、質軟無須者為佳。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歸肺經、脾經、腎經。
功效作用 瀉水飲、利二便。屬瀉下藥下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臨床應用 應用治療慢性腎炎水腫、水臌、痰飲、瘰癧、癰疽腫毒。內服:煎湯,用量2~5克;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燻洗。
藥理研究 大戟根乙醚抽出物有致瀉作用,熱水抽出物對貓有劇瀉作用。根皮70%乙醇提取液注射於動物,血壓輕微上升,腎容積顯著縮小,無論劑量大小,利尿作用均不顯著。健康成人服煎劑亦無明顯利尿作用。提取液對末梢血管有擴張作用,能抑制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東北的大戟(Euphorbia sp.)鮮葉汁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但除去鞣質後,抗菌作用即消失,製劑儲存數天或加熱亦可使抗菌作用減弱甚至喪失。
化學成分 本品主要含大戟酮、生物鹼,大戟色素體A、大戟色素體B等。
使用禁忌 體弱者慎服,虛寒水腫者及孕婦禁服。不宜與甘草同用。
配伍藥方 ①治腹脹如石,或陰囊腫大: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各等分。為末,醋調塗,或用白麵調藥敷肚下;先用熟水嚼甘草,後以藥敷肚上。(《赤水玄珠》) ②治黃疸,小便不通:京大戟30克、茵陳60克,水浸,空心服。(《本草匯言》引大氏方) ③治風癮疹:京大戟末90克,以水二斗(升)煮取一升塗之。(《聖惠方》) ④治淋巴結核:京大戟60克,雞蛋7個。將藥和雞蛋共放砂鍋內、水煮3小時,將蛋取出,每一早食雞蛋1個,7天為1療程。(《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 ⑤治牙齒搖痛:京大戟咬於痛處,良。(《綱目》引《生生編》)
上一味中藥材: 商陸
下一味中藥材: 甘遂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