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金絲草

jīn sī cǎo

金絲草
金絲草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金絲草
藥材拼音 jīn sī cǎo
藥材別名 落蘇、貓毛草、肥馬草、槍草、黃毛草、毛毛草、筆仔草、貓仔草、牛毛草
英文名稱 Pogonatherum crinitum
功效分類 利水消腫藥
藥用部分 來源於禾本科植物金絲草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Kunth的全草。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細弱,較稠密,基部常密生分櫱。稈直立,叢生,或基部膝曲。葉鞘光滑或微粗糙,上部者短於節間,下部者長於節間;葉舌透明膜質,長1~3毫米,頂端撕裂而兩側下延,葉片質較薄,長6~15厘米,寬2~7毫米,干時常卷折,無毛或上面疏生柔毛。圓錐花序窄長,直立,長8~15厘米,寬約l厘米,具較密的小穗,長約5毫米,通常具2枚孕性小花,淡綠色或乳脂色,頂部由數個不育外稃整合小球形;穎幾等長,膜質。小穗柄短,細弱,常彎曲,穎果褐色,光亮,紡錘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產地分佈 生於地下水位較高的沙地上、山野或荒蕪田野。分佈於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採收加工 夏季採收,割取地上部分,捆成小把,曬乾或鮮用。
藥材性狀 根、莖、葉、花序的混合段狀。根黃白色須狀。莖細圓形光滑,節明顯膨大。切段面類白色,口空。葉多破碎。總狀花序,密生金黃色的柔軟長芒,形似貓尾。氣微,味微苦。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歸經無。
功效作用 清熱、解暑、利尿。屬利水滲溼藥下屬分類的利水消腫藥。
臨床應用 用量30~60克。用治感冒高熱、中暑、尿路感染、腎炎水腫、黃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兒久熱不退等。
藥理研究 1.揮發油中所含黃樟醚對中樞有抑制作用,並可使動物的呼吸中樞麻痺。2.金耳環全草製成酊劑用於拔牙,證明有麻醉鎮痛作用。
化學成分 全草揮發油中主要含2,3-二甲基-5-甲氧基苯酚、黃樟醚、細辛醚、龍腦、甲基丁香酚、橙花叔醇,2,3,4,5-四甲氧基苯丙烯、茴香酸丙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使用禁忌 尚不明確,謹慎用藥。
配伍藥方 ①治黃疸型肝炎:金絲草30克,龍膽草,梔予各15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②治糖尿病:金絲草60克,白果12枚。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③治尿路感染:金絲草、海金沙各15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④治白帶:金絲草30克,銀杏14枚。水酌量煎服。(《閩東本草》) ⑤治癰疽療腫,一切惡瘡:金絲草灰二兩,醋拌曬乾,貝母五兩,去心,白芷二兩,為末,以涼水調貼瘡上,香油亦可。或加龍骨少許。(《綱目》鐵箍散)
上一味中藥材: 白芥子
下一味中藥材: 貫葉金絲桃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