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冬葵子

dōng kuí zi

冬葵子
冬葵子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冬葵子
藥材拼音 dōng kuí zi
藥材別名 葵子、葵菜子
英文名稱 Fructus Malvae Verticillatae
功效分類 利尿通淋藥
藥用部分 為錦葵科植物野葵Malva verticillate L. [M.pulchella bERNB.]的果實種子。
(動)植物形態 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莖被星狀長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8厘米,僅上面槽內被絨毛;托葉卵狀披針形,被星狀柔毛;葉片腎形至圓形,直徑5~11厘米,常為掌狀5-7裂,裂片短,三角形,具鈍尖頭,邊緣有鈍齒,兩面被極疏糙狀毛或幾無毛。花3至數朵簇生於葉腋間,幾無柄至有極短柄;總苞的小苞片3枚,線狀披針形,被纖毛;萼杯狀,5裂,廣三角形,被疏星狀長硬毛:花冠淡白色至淡紅色,花瓣5,長6~8毫米,先端凹入,具爪;雄蕊柱長4毫米,被毛;花柱分枝10~11。果扁圓形,直徑5~7毫米,分果爿10~11,背面甲滑,兩側其同紋。種子腎形,直徑約1.5毫米,紫褐色,禿淨。花期3~11月。
產地分佈 生於平原、山野等處。我國各地均有分佈。
採收加工 夏秋季種子成熟時採收,乾燥後除去雜質及皮殼,洗淨,用時搗碎。
藥材性狀 冬葵子呈腎形,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長3.5~6毫米,寬2.5~4.5毫米,厚1.5~2毫米,較薄的一邊中央凹下,種皮棕褐色。質堅硬。氣微,味澀。藥材以顆粒飽滿,堅老者為佳。
性味歸經 性寒,味甘。歸大腸經、小腸經、膀胱經。
功效作用 利水通淋,滑腸,通乳。屬利水滲溼藥下分類的利尿通淋藥。
臨床應用 內服:煎湯,6~15克;或入散劑。用於水腫,尿閉,熱淋澀痛,乳汁不行,乳房脹痛。
藥理研究 從冬葵子中提取的中性多糖MVS-Ⅰ透過碳廓清試驗,顯示能明顯增強網狀肉皮系統的吞噬活性。
化學成分 種子含中性多糖:MVS-Ⅰ,MVS-ⅡA,MVS-ⅡG;酸性多糖:MVS-ⅢA,MVS-ⅣA,MVS-Ⅵ及肽聚糖:MVS-V。
使用禁忌 孕婦慎服。
配伍藥方 ①治小兒小便不通:冬葵子一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入滑石末六銖。(《千金方》) ②治血痢、產痢:冬葵子為末,每服二錢,入臘茶一錢,沸湯調服,日三。(《聖惠方》) ③治卒關格,大小便不通,支滿欲死:葵子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內豬脂如雞子一丸則彌佳。(《肘後方》) ④治面皯皰令光白:冬葵子炒研,柏子仁別研,白茯苓去黑皮,各三兩。上三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食後臨臥。(《聖濟總錄》冬葵子散)
上一味中藥材: 黑種草子
下一味中藥材: 滑石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