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桑椹

sāng shèn

桑椹
桑椹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桑椹
藥材拼音 sāng shèn
藥材別名 桑葚、桑果、黑椹、文武實
英文名稱 mulberry
功效分類 補血藥
藥用部分 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乾燥果穗。
(動)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15米。樹皮灰白色,有條狀淺裂;根皮黃棕色或紅黃色,纖維性強。單葉互生;葉柄長1~2.5厘米;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長5~20厘米,寬4~10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花單性,雌雄異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狀葇荑花序,腋生。瘦果,多數密整合一卵圓形或長圓形的聚合果,長1~2.5厘米,初時綠色,成熟後變肉質、黑紫色或紅色。種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產地分佈 生於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處,多為人工栽培。分佈於全國各地。
採收加工 4~6月待果實變紅時採收,曬乾,或蒸後曬乾。
藥材性狀 聚花果由多數小瘦果集合而成,表面黃棕色至暗紫色,有短果序梗。小瘦果卵圓形,外具肉質花被片4枚。氣微,味微酸而甜。
性味歸經 性寒,味甘、酸。歸心經、肝經、腎經。
功效作用 補血滋陰、生津潤燥。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血藥。
臨床應用 用量9~15克,水煎服。用治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鬚髮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血虛便秘。
藥理研究 增強免疫功能;降低Na+-K+-ATP酶活性。
化學成分 果穗含糖,鞣酸(tannic acid),蘋果酸( malicacid),維生素(vitamin)B1、B2和胡蘿蔔素(carotene)[1];其脂類的脂肪酸主要為亞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軟脂酸(palmitic acid),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85%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5.0%
使用禁忌 脾胃虛寒便溏者慎服。
配伍藥方 ①治心腎衰弱不寐或習慣性便秘:鮮桑葚30~60克。水適量煎服。(《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燙火傷:用黑熟桑葚子,以淨瓶收之,久自成水。以雞翎掃敷之。(《百一選方》) ③治瘰癧:桑葚,黑熟者二斗許。以布袋取汁,熬成薄膏,白湯點一匙,日三服。(《保命集》文武膏) ④治飲酒中毒:幹桑葚二合。上一味,用酒一升,浸一時久。取酒旋飲之,即解。(《聖濟總錄》)
上一味中藥材: 黑芝麻
下一味中藥材: 白芍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