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鹽蛇幹

yán shé gàn

鹽蛇幹
鹽蛇幹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鹽蛇幹
藥材拼音 yán shé gàn
藥材別名 壁虎、天龍、守宮、蠍虎、闢宮子
英文名稱 Dried salted snake
功效分類 息風止痙藥
藥用部分 壁虎科動物無蹼壁虎Gekko swinhonis Guenther及同屬多種壁虎的乾燥全體。
(動)植物形態 全長約12厘米,體尾幾等長。頭邊寬,吻斜扁,吻鱗達鼻孔,鼻孔近吻端;耳孔小,卵圓形。頭、體背面覆以細鱗,背部疣鱗交錯排列成12~14行,胸、腹部鱗片較大,覆瓦狀排列略成環狀,尾腹面中央有一縱排寬扁鱗片。指、蹠膨大,指、蹠間無蹼跡,具單行指、蹠下瓣,第1指、蹠發育正常,無爪,其餘均具爪。雄性有肛前窩數個。背面灰棕色,軀幹背面常有5~6條深色橫紋,四肢及尾部亦有深色橫紋。
產地分佈 棲息於樹洞、石下或房屋縫隙中。我國南方各地均有分佈,以江蘇、浙江、江西較多見。
採收加工 全年可捕捉,以夏、秋季較多。捕獲後用熱水燙死或悶死,曬或焙乾,也有剖腹除去內臟,以竹片撐開曬乾。
藥材性狀 長約12厘米。頭部近三角形,無眼瞼,吻鱗切鼻孔。背部灰黑色或銀灰色,鱗片細小。四肢短,具五趾,除第1趾外,均具爪,指、蹠間無蹼,趾底有單行皮瓣。尾細長扁圓形。氣微腥,味微鹹。
性味歸經 性寒,味鹹。歸肝經。
功效作用 祛風定驚、解毒散結。屬平肝息風藥下屬分類的息風止痙藥。
臨床應用 用量2~5克,煎服,或每次1~2克,研末服;亦可浸酒或入丸、散。用治中風驚癇、歷節風痛、破傷風、癰瘡、瘰癧、癧風、風癬、噎膈。
藥理研究 研究表明,它具有祛風定驚、解毒散結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溼痺痛、驚癇、面板疥癬及瘰癧等症,這些作用與其含有的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密切相關。
化學成分 含脂肪油、氨基酸以及鋁、鐵、鈣、鎂、鱗、鉀等多種無機元素。實驗表明,其提取物有催眠、抗驚厥作用;還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對細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可用於防治創傷感染。
使用禁忌 有小毒。 陰虛血少、體虛者及孕婦慎用。
配伍藥方 中藥材鹽蛇幹在配伍藥方中有廣泛的應用,以下是一則相關的配伍藥方及其出處: 配方:鹽蛇幹、地龍幹、壁虎幹、蜈蚣幹、全蠍、麝香、冰片等適量。可以共研為細末,每次服3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此方具有祛風定驚、通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小兒驚風、破傷風、風溼痺痛、中風癱瘓等病症。 出處:該配方來源於民間驗方,具體出處難以考證,但已在臨床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上一味中藥材: 天麻
下一味中藥材: 玳瑁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