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太白米

tài bái mǐ

太白米
太白米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太白米
藥材拼音 tài bái mǐ
藥材別名 九子、假百合
英文名稱 Taibai rice
功效分類 理氣藥
藥用部分 百合科假百合屬植物假百合Notholiriom bulbuliferum (lingelsh.)Stearm的鱗莖。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高60~150厘米,近無毛。鱗莖窄卵形或近圓筒形,由基生葉的基部增厚套疊而成,外具黑褐色膜質鱗莖皮;鬚根極多,其上生有多數小鱗莖;小鱗莖卵形,淡褐色,直徑3~5毫米。基生葉數枚,帶形,長10~25厘米,寬1.5~2厘米。莖生葉呈條狀披針形。總狀花序有花10~24朵;苞片葉狀,條形;花淡紫色或藍紫色;花被片呈倒卵形或倒披針形,先端綠色;雄蕊與花被片近等長;子房淡紫色,柱頭3裂,裂片稍反捲。蒴果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有鈍稜。花期7月,果期8月。
產地分佈 生於高山草叢或灌木叢中。分佈於四川、西藏、陝西、甘肅等地。
採收加工 7~8月採挖小鱗莖,去外皮,陰乾。
藥材性狀 呈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兩頭略尖,高3~毫米,直徑3~4毫米。表面褐色或灰褐色,具5~8條突出的縱稜。外殼薄而脆,易破碎,殼內有一層淡黃棕色半透明薄膜,膜內有2~瓣黃白色鱗葉相互抱合如米粒狀。外層鱗葉較大,直徑2~3毫米,內層鱗葉較小,直徑約1毫米。質硬,斷面粉性。氣微,味辛、微苦。
性味歸經 性微溫,味辛、苦。歸脾經、肺經、胃經、大腸經。
功效作用 寬胸利氣,健胃,止嘔,鎮痛,止咳。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 內服:煎湯,用量1.5~6克;研末,用量1.2~2.4克。主治症瘕積聚,胃痛腹脹,胸悶,嘔吐反胃,風寒咳嗽,小兒驚風。
藥理研究 鎮痛祛痰作用:太白米乙醇提取物毒性低,具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和顯著的祛痰作用。
化學成分 鱗莖含甾體生物鹼:太白米苷甲、太白米苷。生物鹼:β1-查茄鹼,新太白米苷,茄次鹼-3-O-β-D-吡喃葡萄糖苷,茄次鹼-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茄次鹼-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哺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
使用禁忌 尚不明確。
配伍藥方 ①治胃痛腹脹:太白米2. 1~2.4克,涼開水或涼生薑水沖服(生薑水必須放涼,否則服後即嘔吐)。(《陝西中草藥》) ②治風寒咳嗽:假百合2. 1~2.4克。蜜炙,姜水煎,放涼服。(《陝西中草藥》)
上一味中藥材: 藿香
下一味中藥材: 桑枝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