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毛訶子

máo hē zǐ

毛訶子
毛訶子藥材相關詳細資訊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毛訶子
藥材拼音 máo hē zǐ
藥材別名 毗黎勒、帕如拉
英文名稱 FRUCTUS TEMINALIAE BILLARICAE
功效分類 清熱解毒藥
藥用部分 來源於使君子科植物毗黎勒Terminalia billerica (Gaertn.) Roxb.的成熟果實。
(動)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枝灰色,具縱紋,小枝幼葉及葉柄基部常具鏽色茸毛。葉螺旋狀集生枝頂;葉柄無毛,常於中上部有2腺體,無托葉;葉紙質,先端鈍或短尖,基部漸狹或鈍圓,全緣或微波狀,兩面無毛,疏生白色細瘤點,具光澤,側脈5~8對,背面網脈細密,瘤點較小。穗狀花序腋生,常整合傘房狀,密被紅褐色的絲狀毛,上部為雄花,基部為兩性花;花5數,淡黃色,無柄;萼管杯狀,5裂,裂片三角形,被茸毛;花瓣缺;雄蕊10枚,生於被毛的花盤外;花盤10裂,被紅褐髯毛,僅出現在兩性花上;子房下位,1室;花柱棒狀,下部粗壯,被疏生長茸毛,上部纖細,微彎。假核果卵形,密被鏽色茸毛,具明顯5稜;種子1粒,無胚乳。花期3~4月,果期5~7月。
產地分佈 野生於海拔540~1350米的山坡陽處及疏林中。分佈於雲南。
採收加工 冬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藥材性狀 卵形或橢圓形,長2~3.8厘米,直徑1.5~3厘米。表面棕褐色,被紅棕色茸毛,較細密,具5稜脊,稜脊間平滑或有不規則皺紋。質堅硬。果肉暗棕色或淺綠黃色,果核淡棕黃色。種子1粒,種皮棕黃色,種仁黃白色,有油性。氣微,味澀、苦。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澀。歸經無。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收斂養血、調和諸藥。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3~9克,多入丸散。用於治療各種熱症、瀉痢、黃水病、肝膽病、病後虛弱。
藥理研究 實驗證明:醇提物可使犬膽汁分泌增加,膽汁內總同體含量也有明顯增加;毛訶子乙醇提取物給狗注射,能使狗膽汁分泌增加,膽汁內總固體含量明顯增加。
化學成分 乙醇提取物中含β-谷甾醇、沒食子酸、鞣花酸、沒食子酸乙酯、訶子酸及糖類物質。另分離得一種強心的甾體皂苷成分。
使用禁忌 外感咳嗽、急性腸炎、痢疾早期不宜用。
配伍藥方 ①血熱,協日熱:訶子、川楝子或毛訶子、梔子各200克,製成煮散劑。每次3~5克,每日1~3次,水煎服。(《後續醫典》協日湯) ②治肛門脫出:取適量毛訶子,用水煎湯,待涼後外洗肛門。(《拜地依藥書》) ③治慢性腹瀉:取適量毛訶子,炒黃,研成細粉,用開水沖服。(《藥物之園》) ④治痔瘡脹痛:取適量毛訶子,研成粉末,用涼開水製成敷劑敷於患處。(《藥物之園》)
上一味中藥材: 龍葵
下一味中藥材: 黃藤
大家都在看
  •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功效與作用: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屬收澀藥分類下的斂肺澀腸藥。

  • 巴豆
    巴豆 bā dòu

    功效與作用:外用蝕瘡。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藥。

  • 紅豆蔻
    紅豆蔻 hóng dòu kòu

    功效與作用:燥溼散寒、醒脾消食。屬溫裡藥。

  • 牛至
    牛至 niú zhì

    功效與作用:解表、理氣、清暑、利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 鬼箭羽
    鬼箭羽 guǐ jiàn yǔ

    功效與作用:行血通經、散瘀止痛。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