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我帶著對魯迅的仰慕之情和家人來到了浙江紹興,參觀遊覽了著名的魯迅故里。
一走進魯迅故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石牆,上面刻畫著魯迅的形象。緊挨石牆往北走,就來到了魯迅祖居。魯迅祖居是魯迅的祖輩居住的地方,是紹興儲存得最完好的清代建築之一,裡面的東西擺放得很整齊,像是現在還有人居住在裡面似的。
出了祖居,一路沿著大街往西走,左手邊“民族脊樑”四個大字盡收眼底,它的後面就是有名的三味書屋。它是紹興最有名的書塾,魯迅幼時就在這裡上學。一進入三味書屋,我就可以看見屋內懸掛著一塊牌匾,上面寫著“三味書屋”四個大字,底下是一張梅花鹿的畫像,畫像前還有一張大桌子,這是教書先生的桌子。魯迅的書桌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在遠處望,桌子上可以看見隱隱約約的一個“早”字。有一次,魯迅為了給父親買藥,遲到了,於是便在課桌上刻下“早”字,來警醒自己。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在三味書屋參觀完後,繼續往西走,路兩邊的小吃吸引著我,令我垂涎三尺。臭豆腐是紹興的一大特色,我買了一碗來嘗。看起來金燦燦的,吃一口,金黃酥脆,唇齒留“香”,好吃極了。不一會兒,就到了魯迅故居。它建於清嘉慶年間,除了去南京求學,其它時間魯迅基本都居住於此。至今,這裡依舊保持著它的原貌,在這裡留下了濃厚的歷史氣息。我靜靜地在這裡走著看著,心中生出一種神秘感,一種崇拜心。
穿過故居,後面是一大片菜園,這裡就是魯迅幼時經常遊戲、玩耍的地方——百草園。耕地上長著南瓜藤,綠油油的,像是為大地鋪上了一層碧綠的地毯。上面還留著露珠,陽光往下一照,南瓜藤一下子顯得金光四射,美麗極了。一直往前走,泥牆根下有許多的洞,這是什麼東西?原來,魯迅小時候聽過一個傳說,如果遇到根部是人形的何首烏,吃了它就可以長生不老。正好泥牆根下有許多何首烏,每天他都會拔上幾株,以至於牆根也快被他挖壞了,出現了許多孔洞。挖何首烏、捉蟋蟀、捕鳥、乘涼……魯迅在百草園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童年時光。
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帶我重溫了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感受一位偉大作家曾經的歷史與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