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歌,滄桑鉅變。武昌城頭的槍聲早已遠去,起義門前的硝煙也早已散去,歷史的車輪走過了一百年,但是卻無法抹去歷史在彼刻留下的烙印。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這一天,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全世界。它敲響了封建皇權制度的喪鐘,它的歷史精神也一直被後人所推崇。
在首義之前,革命黨人先後在各地發起過的武裝起義都以失敗告終,而武昌首義卻一舉成功,這與一呼百應、精誠團結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這讓我意識到只有齊心協力時,才會擁有個體不具有的力量,去克服一切困難,戰勝艱難險阻。猶如接力賽跑時,每人都要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得淋漓盡致,為下一位接力手爭取寶貝的時間。在班級中也是如此,只有肩並肩、手拉手,互相幫助,才能共同進步。
辛亥革命是一次劃時代的創新和改革,這種勇於開拓和敢於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班級建設中,創新體會在方方面面,比如在同學的提議下,我們班開始收集丟棄的空塑膠瓶,並定期送到廢品收購站,將換得的零錢積攢起來捐獻給需要幫助的人,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創新呢?在不斷的嘗試中,我們的智慧得到了增長,能力得到了提升,品行了得到昇華。開拓創新將是我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使我們受益無窮。辛亥革命一路困難重重,歷盡艱辛。無數英雄奔赴救亡戰場,前仆後繼地衝進槍林彈雨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革命鋪墊道路,把滿腔熱血灑遍祖國大地,嘔心瀝血喚起國民救亡圖強的意識。他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我們深深認同的。
在學習中,一些同學遇到難題就半途而廢,制定的計劃往往有始無終,甚至只因為一次考試失利就自暴自棄。仁人志士無數次失敗,又無數次從原地爬起,迎難而上,義無反顧。與革命先烈比起來,我們所遇到的這點困難又算什麼呢?我們遭受到的挫折實在是不值一提。
在擁有幸福生活的和平年代,我們這些中學生應該好好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應該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大力弘揚辛亥革命的內在精神,為實現百年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強國理想而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