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愛國是一個不變的主題,多少沙場英雄文人墨客革命英烈留下千古絕唱。岳飛的“精忠報國”、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范仲淹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短短十四個字,字裡行間都表現出文天祥濃濃的愛國情懷。我國著名的導彈之父錢學森,美國人說他抵百萬雄師,聽到祖國的召喚,放棄了美國優越的生活,克服重重困難,飄洋過海,毅然回到祖國的懷抱投身於導彈研究中,為一窮二白的祖國挑起千鈞重擔,排除障礙,攻克難關,為我國的國防科技做出來傑出的貢獻。他那無私奉獻,不計得失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國曆史上愛國志士舉不勝數。
我們一般認為愛國離我們很遠,也不是我們普通人的事情,愛國,不一定要像董存瑞一樣手舉炸藥包去炸暗堡,也不一定要像黃繼光一樣用自己的胸膛去堵敵人的機槍眼,其實愛國並不只是戰場英勇殺敵。
愛國,不一定非要是大事,有的時候小事更能體現出我們的愛國情懷。愛護國徽、國旗、國歌,是愛國,我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向國家繳稅,也是愛國,把垃圾隨手扔到垃圾箱,也是愛國,遵守交通規則,也是愛國,這些看起來好像微不足道,但是從這件小事中卻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 。雖然愛國不象戰爭年代那樣波瀾壯闊,那樣驚天動地,但其實愛國就在我們身邊,愛國,從點點滴滴做起,愛國,從小事做起。我們現在認真工作,不給國家添亂,不遊行示威,不打砸搶燒,就是最好的愛國,要讓這種愛國情懷永久地刻在我們心中,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中。
中東地區的敘利亞由於國內戰爭,人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有家難回,難民如潮湧向無戰亂國家,被歐洲國家阻止入境、驅離、流落街頭、在偏僻的地方建難民營生活無法保障、難民在海上偷渡超載翻船等等,失去國家的難民生命都得不到保障,還有什麼尊嚴,有強大的國家人民才有安全感才有尊嚴。
愛國,其實很簡單,它可能在你一句文明的話語裡,可能在你一個正確的舉動裡,愛國,其實就在我們生活的小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