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起學習過的同學,現在都在哪裡?他們在另一個環境中會怎樣?”我不只一次地問自己這個問題,以前在剛入學時,人生地不熟,這時我便會問自己這個問題,來表達對朋友的、同窗的思念。而這個事情若真的實現了,會如我所想的一樣嗎?
在上個學期,我與好幾個月沒見的小學同學見面,在小學時,我們有說有笑,課間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討論題目,一起寫作業。寫累了走出教室,看一看一樓的低年級的小朋友玩耍也別有樂趣,在期天考時,全班同學往樓下飛紙飛機,小小的紙飛機如落葉一般落在一樓的塑膠草坪上,成為一個個的小白點……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當我們又重新見面時,問的卻是老套得不能再老套,尷尬得不能再尷尬的問題——“你xx單元考了沒?”“考了是嗎?”“成績多少分呀?”“你們xx課程上到第幾節課了?”這反倒有點像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的問話了!
課間,我們都想打破這沉寂,可我最終沒想出一個比“學習”“作業”更好的話題了,幾個認識的人雖然在一起,但一句話沒說,這使場面略有些凝重,最後,也許是這種氣氛已經到了一個頂點了吧,大家紛紛都拿出手機,各看各的了。幾秒鐘之後,終於有人說話了,“你們手機裡都有什麼遊戲?可以的話,聯機怎麼樣?”
這也許是打破這種尷尬且凝重的氣氛的最好方法了,可我們沒打幾分鐘的遊戲,又上課了。
上課時,我們雖然看著同一份課本,坐的是如此得近,可是,我們又如同在另一個世界裡一樣,這令人十分難受,此時此刻,我想只有作業這個伴了,我六年的老朋友才能使我的這種難受的心理得到解脫。也許此時此刻,我的那些同窗們也是這麼想的吧。
下課後,我們雖然相互告別,下次見。但背起自己的書包,我相信我們為自己的同一個目標——作業奔去。
也許,正是因為作業與手機,讓我們坐得如此的近,心去如此的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