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這個光榮的名字,週四時我還曾用紅筆在這幾個字上做標註,誰又曾想三天後這抹豔麗的紅卻將成為灰色呢?出生於1930年,後也將加上一個卒於2021年,在這個溫暖的夏季,在那繁盛的長沙,稻子就將成熟,但他卻再也無法駐足在百里飄香的稻田中觀看。他就是我們的恩人,他賜予我們生命,他就是袁隆平院士。
許多人為他哀傷,為他送行,他是名勇士,他讓無數國家吃上了稻米,他讓無數人民不再捱餓,90多歲卻仍日復一日的工作著。每粒米都是他用血汗換來的,從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沒有糧食就沒有技術,沒有袁隆平老爺子,就沒有現在的大中華。他就是稻子,看似不起眼,確是重工業、高科技的地基,他頂著烈日卻從不低頭,能為別人吃飽飯而窮極一生。
但他的死卻並不代表袁隆平老人將離我們遠去,如果在西方心臟的停止與腦死亡代表了離去,那麼在東方,他將會永遠活下去。“活下去”三個字,指的並非他的肉體,而是指袁隆平老人這為國捐軀的精神。所謂英雄,所謂傳奇,所需要的都不是超能力,只是要為祖國奉獻的精神、為他人奉獻的覺悟,人人都能成為英雄,人人都能成為下一個“袁隆平”,歷史將會過去,傳奇將會受到傳承,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創造新的輝煌,雖然這過程很慢,但絕不會有錯誤,因為我們中國人,我們熱愛祖國,袁隆平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他的精神也將永遠依附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
聞稻香千里,願院士安息!希望那躺在群花中的偉人能夠安息,也希望他的精神能一直受到傳承,讓傳奇永不磨滅,讓英雄永不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