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號一般是由師父授予的,不用自己取。法號多半為兩個字,第一個字表示輩分,一般是從一首詩或者偈中抽出一個字,第一個字越靠前表示輩分越大,第二個字是從俗名中抽取一個字,或者是師父寄語期望的字。
法號是一個佛教術語,指皈依佛教者特取的名字,一般在剃度儀式舉行過後,或是皈依三寶、受戒時,由師父授予的名號,僧人死後的諡號也稱作法號。
法號不是一個名字,而是分為法名和字號,按照傳統內名外號的規矩,法名又叫做法諱、戒名,不能隨便稱呼,出家僧人的師傅或長輩可以稱,外人只能稱呼字號。
僧人自稱法號應為釋某某(字號)、衲子某某、比丘某某等,而某某法師、某某禪師等稱呼,是他人依據修為對僧人的尊稱,切不可用於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