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履踵決
nà lǚ zhǒng jué
down at - heel
“納履踵決”的成語拼音為:nà lǚ zhǒng jué,注音:ㄣㄚˋ ㄌㄩˇ ㄓㄨㄥˇ ㄐㄩㄝˊ,詞性:作定語;指生活貧困,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基本解釋:納:穿;履:鞋;踵:腳後跟;決:破裂。提上鞋,鞋的腳後跟處卻破裂。形容處境困難。,例句:北宋·蘇洵《酬臨安邸陸參政見贈》:“青瑣日蕭行盡,白髮時將變納履踵。”
拼音 |
nà lǚ zhǒng jué |
注音 |
ㄣㄚˋ ㄌㄩˇ ㄓㄨㄥˇ ㄐㄩㄝˊ |
詞性 |
作定語;指生活貧困 |
英文 |
down at - heel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納:穿;履:鞋;踵:腳後跟;決:破裂。提上鞋,鞋的腳後跟處卻破裂。形容處境困難。 |
出處 |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 |
例句 |
北宋·蘇洵《酬臨安邸陸參政見贈》:“青瑣日蕭行盡,白髮時將變納履踵。”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