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納士招賢

nà shì zhāo xián
seek out able men and receive them
“納士招賢”的成語拼音為:nà shì zhāo xián,注音:ㄣㄚˋ ㄕˋ ㄓㄠ ㄒㄧㄢˊ,詞性: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網羅人才,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戰國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二折:“早則是澤及黎民,又待要招賢納士禮殷勤,幣帛降玄纁。”,基本解釋: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例句:賢士有如此博學廣文,高才大德,見如今聖人~,何不進取功名。★明·無名氏《薛苞認母》第四折
拼音 nà shì zhāo xián
注音 ㄣㄚˋ ㄕˋ ㄓㄠ ㄒㄧㄢˊ
詞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網羅人才
英文 seek out able men and receive them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出處 《戰國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二折:“早則是澤及黎民,又待要招賢納士禮殷勤,幣帛降玄纁。”
例句 賢士有如此博學廣文,高才大德,見如今聖人~,何不進取功名。 ★明·無名氏《薛苞認母》第四折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納履踵決
下一個成語: 納新吐故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賢良方正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 賢母良妻對丈夫是賢惠的妻子,對子女是慈善的母親。
  • 賢妻良母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親。
  • 賢身貴體指身分高貴。
  • 賢賢易色本指對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後多指尊重賢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納貢稱臣繳納貢品,自稱為臣下。後來也用以比喻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 納垢藏汙垢、汙:骯髒的東西。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 納諫如流納:採納,接受;諫:舊指規勸君主或尊長,使改正錯誤;如流:迅速。接受勸諫就像流水那樣自然。形容非常樂意聽取別人意見。
  • 納屨踵決納:穿;屨:鞋;踵:腳後跟;決: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後跟。形容衣著襤褸。
  • 納履決踵納:穿;履:鞋;決:破裂;踵:腳後跟。穿鞋而後跟即破。比喻窮困、窘迫。
  • 納履踵決納:穿;履:鞋;踵:腳後跟;決:破裂。提上鞋,鞋的腳後跟處卻破裂。形容處境困難。
  • 納士招賢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 納新吐故原指人呼吸時,吐出濁氣,吸進新鮮空氣。現多用來比喻揚棄舊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