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見首不見尾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move in and out with wizardly elusiveness
“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成語拼音為: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注音:ㄕㄣˊ ㄌㄨㄥˊ ㄒㄧㄢˋ ㄕㄡˇ ㄅㄨˊ ㄐㄧㄢˋ ㄨㄟˇ,詞性:複句式;作賓語、分句;含貶義,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清·趙執信《談龍錄》:“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雲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基本解釋:原是談詩的神韻,後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例句:唐代·杜甫《爾曹身與名俱滅》詩:“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拼音 |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
注音 |
ㄕㄣˊ ㄌㄨㄥˊ ㄒㄧㄢˋ ㄕㄡˇ ㄅㄨˊ ㄐㄧㄢˋ ㄨㄟˇ |
詞性 |
複句式;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
英文 |
move in and out with wizardly elusiveness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原是談詩的神韻,後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
出處 |
清·趙執信《談龍錄》:“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雲中露一爪一鱗而已。” |
例句 |
唐代·杜甫《爾曹身與名俱滅》詩:“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