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聲東擊西

shēng dōng jī xī
make a feint to the east but attack in the west
“聲東擊西”的成語拼音為:shēng dōng jī xī,注音:ㄕㄥ ㄉㄨㄥ ㄐㄧ ㄒㄧ,詞性: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淮南子·兵略訓》:“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唐·杜佑《通典·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基本解釋:聲:聲張。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術。,例句:蜀人或~,指南攻北,吾兵必須分頭守把。★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一回
拼音 shēng dōng jī xī
注音 ㄕㄥ ㄉㄨㄥ ㄐㄧ ㄒㄧ
詞性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等
英文 make a feint to the east but attack in the west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聲:聲張。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術。
出處 《淮南子·兵略訓》:“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為之以歙而應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唐·杜佑《通典·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例句 蜀人或~,指南攻北,吾兵必須分頭守把。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一回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生眾食寡
下一個成語: 聲動梁塵
以"西"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西窗剪燭原指思念遠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語。後泛指親友聚談。
  • 西方淨國指西方淨土。
  • 西方淨土佛教語。西方之極樂世界,即佛國。
  • 西風殘照秋天的風,落日的光。比喻衰敗沒落的景象。多用來襯托國家的殘破和心境的淒涼。”
  • 西風落葉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趨衰落。
  • 西贐南琛謂四方皆來朝貢為“西贐南琛”。贐,貢物。琛,珍寶。
  • 西鄰責言西鄰:西部的鄰國;責言:問罪的話。原指秦國(在西)向晉國(在東)問罪。後泛指別人的責備。
  • 西顰東效西施捧心、東施效顰。比喻以醜陋學美好而愈顯其醜。
  • 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 西食東眠在西家吃飯,在東家睡覺。比喻貪利的人企圖兼有兩利。
  • 西臺痛哭宋末文天祥抗元失敗被害。八年後,謝翱與友人登西臺痛哭致祭,並作《登西臺慟哭記》以記其事。後用以稱亡國之痛。
  • 西裝革履身穿西裝,腳穿皮鞋。形容衣著入時。
  • 西子捧心指美女之病態,愈增其妍。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聲東擊西聲:聲張。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術。
  • 聲動梁塵形容歌聲嘹亮動人。
  • 聲價十倍聲價:聲望和社會地位。比喻名譽地位大大增高。
  • 聲淚俱下一邊說一邊哭。形容極其悲慟。
  • 聲名狼藉聲名:名譽;狼藉:雜亂不堪。名聲敗壞到了極點。
  • 聲氣相求指志同道合,意氣相投。
  • 聲氣相通彼此串通,互通訊息。
  • 聲氣相投指朋友間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 聲情並茂並: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伸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
  • 聲求氣應應:應和,共鳴;求:尋找。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 聲如洪鐘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鐘似的。
  • 聲色狗馬聲:歌舞;色:女色;狗:養狗;馬:騎馬。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
  • 聲色貨利貨:指錢財;利:指私利。貪戀歌舞、女色、錢財、私利。泛指尋歡作樂和要錢等行徑。
  • 聲色俱厲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 聲色犬馬聲:歌舞;色:女色;犬:養狗;馬:騎馬。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
  • 聲勢浩大聲勢:聲威和氣勢;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壯大。
  • 聲嘶力竭嘶:啞;竭:盡。嗓子喊啞,氣力用盡。形容竭力呼喊。
  • 聲威大震聲勢和威望急速增長,使人非常震動。
  • 聲聞過情名聲超過實際。
  • 聲希味淡指平淡無奇,沒有什麼名聲。有曲高和寡,不為人知之意。
  • 聲音笑貌指人的言談、表情等。
  • 聲應氣求應:應和,共鳴;求:尋找。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 聲譽鵲起比喻聲名迅速增高。
  • 聲振寰宇寰宇:天下。形容聲威極盛。
  • 聲振林木形容歌聲或樂器聲高亢宏亮。
  • 聲振屋瓦聲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動了。形容呼喊的聲音很宏大猛烈。
  • 聲罪致討宣佈罪狀,並加討伐。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