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péng lái gé | 注音 | ㄆㄥˊ ㄌㄞˊ ㄍㄜˊ |
首字母 | plg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在山東省蓬萊市區北丹崖山上,面臨黃海。北宋嘉棠曇浣ǜ螅後又增建。包括呂祖殿、三清殿、蓬萊閣、天后宮、彌陀寺等建築。面積328萬平方米。蓬萊閣為兩層木閣,高15米。閣旁有避風亭、臥碑亭、賓日亭、觀瀾亭等古蹟及碑刻數百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蓬萊閣位於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市,是一處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建群。蓬萊閣的主體建築建於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
蓬萊閣歷經風雨滄桑,如今已發展成為以古建築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 、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山、合海亭及黃渤海分界座標等20餘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和休閒度假勝地。
蓬萊閣景區先後榮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建立文明行業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旅遊行業最佳誠信單位”、“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單位”、“中國馳名商標”、“山東省質量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服務標準化示範單位”等稱號,導遊科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和“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等殊榮。
閣名。在山東省蓬萊市北丹崖山上。 宋嘉祐年間建閣,明萬曆年間增建了呂祖殿、三清殿等建築。自古為文人學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寄常文》詩:“ 蓬萊閣 下花多少, 清曠亭 前水淺深。”明 袁可立《蓬萊閣懷古》:“夙慕蓬萊仙,今到蓬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