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滕王閣 滕王閣的意思 滕王閣怎麼讀
“滕王閣”詞語拼音為:téng wáng gé,注音:ㄊㄥˊ ㄨㄤˊ ㄍㄜˊ,首字母:twg,“滕王閣”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亭臺樓閣、 建築物、 宮殿、 樓臺、 高樓大廈,反義詞:平房、 草屋、 簡陋建築,基本解釋:在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贛江邊。建於公元653-659年。因是洪州都督滕王李元嬰(唐太宗弟)所建而得名。以唐代著名詩人王勃寫《滕王閣序》而聞名於世。與湖南嶽陽樓、湖北黃鶴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1926年被北洋軍閥鄧如琢燒燬,1985-1989年重建。佔地43萬平方米,高9層,575米。飛簷翹角,氣勢雄偉。為南昌遊覽勝地。
拼音 téng wáng gé 注音 ㄊㄥˊ ㄨㄤˊ ㄍㄜˊ
首字母 twg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亭臺樓閣、 建築物、 宮殿、 樓臺、 高樓大廈
反義詞 平房、 草屋、 簡陋建築
基本解釋 在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贛江邊。建於公元653-659年。因是洪州都督滕王李元嬰(唐太宗弟)所建而得名。以唐代著名詩人王勃寫《滕王閣序》而聞名於世。與湖南嶽陽樓、湖北黃鶴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1926年被北洋軍閥鄧如琢燒燬,1985-1989年重建。佔地43萬平方米,高9層,575米。飛簷翹角,氣勢雄偉。為南昌遊覽勝地。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滕屠鄭酤
下一個詞語: 滕王閣序
滕王閣”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他於滕州築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恆的經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閣旅遊區被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