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rú jiā | 注音 | ㄖㄨˊ ㄐㄧㄚ |
首字母 | rj | 詞性 | 504 |
近義詞 | 儒學、儒道、儒教、儒者、儒家學說 | ||
反義詞 | 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釋家 | ||
基本解釋 | 1.崇奉孔子學說的重要學派。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常關係。西漢以後,逐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佔統治地位的學派。 2.指讀書人家。 |
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
儒家原先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使儒家遭受重創。而後漢武帝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
“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需要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