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ìng lóng | 注音 | ㄧㄥˋ ㄌㄨㄥˊ |
首字母 | y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神龍、龍神、龍、龍吟 | ||
反義詞 | 蟠龍、巨蟒、蛇 | ||
基本解釋 | 1.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2.古代傳說中善興雲作雨的神。 |
應龍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又名飛龍,亦作黃龍,另有學者推測應龍以庚辰為名;本居於天,曾作為黃帝大將斬殺蚩尤、夸父,曾以尾畫地成江,助大禹治水,擒獲無支祁。
應龍於五方主中央、五行司土,為雲雨雷霆、溝瀆河川之神,亦是天龍之神,天神太一之妃,號曰順天佑畿輔時應龍神。
而應龍分有兩種,一為毛犢與羽嘉所生,生鳳凰、麒麟;二則是龍修煉一千五百年所化,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千年為應龍。